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正比例与反比例》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正比例与反比例》导学案

ID:42713632

大小:7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0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正比例与反比例》导学案_第1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正比例与反比例》导学案_第2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正比例与反比例》导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正比例与反比例》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上秦镇中心学校导学案教学课题正比例与反比例单元/周次总复习第14周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回顾与交流,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整理知识,形成系统。2.通过具体问题的认识进一步认识正比例、反比例的量。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通过复习与整理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并运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学会区分正反比例。重点难点1.进一步认识正、反比例的意义,并能运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积累活动经验,体会重要的数学思想。教学资源多

2、媒体课件【导入】(行动吧,学习才会更有力)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②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③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④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自学】(认真学习,我就能很好的完成)学生问学,教师指导阶段。一、比的知识: 1.什么是比?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2.比与分数、除法有怎样的关系?出示:a∶b=()/()=( )÷( )(b≠0)教师问:(1)你会填写这个的等式吗?学生填好后,再问:(2)你的根据是什么?(比和分数

3、、除法的联系)(3)那么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是什么?它们的区别呢?(4)b为什么不能等于0?(5)先行课批注临摹课批注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它们有什么联系吗,谁来说说?判断: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都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二.比例的有关知识1.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如何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3.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4.比例尺的计算方法?三、比例尺的知识比例尺=(),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因而后面没有单位。【展示】(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学生评

4、说,教师精讲。一.师生共同整理必和比例的区别比比例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各部分名称0.9∶0.6=1.5前项后项比值5∶6=20∶24内项外项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正比例反比例相同点都有一个不变量;两个变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不同点比值(商)一定(一定)正比例图像是一条直线。积一定X+Y=K(一定)反比例图像是一条曲线。【体验】(欲穷千里目,更上

5、一层楼)教师小结,学生巩固练习,属于堂清1.(2.【拓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1.解方程。1.25X÷0.25=41.5(x-3)=60x-0.52x=3×0.151.6x+1.5×4=162.把一根圆木锯成苦干段,每锯一次所有的时间相等,那么锯成的段数与所需的时间成比例吗?回顾怎样判断两个量成正比例、反比例?1.学生回忆什么是比,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以及它们的应用。2.学生回忆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1.学生回忆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以及比与比例的联系与区别。2.比例的应用。师生共同分享。

6、巩固联系板书设计 正比例与反比例定义:比联系与区别比例比与比例之间比例尺正比例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反比例正比例与反比例之间教后反思本课时有以下特点:1.抓住复习起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讨论复习,既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查漏补缺。2.借助表格的方式来整理复习,更直观地体会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点和不同之处。3.能整合所有的知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巩固知识。教学反思本节复习课,目的是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使所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由

7、于学生已是高年级,应该能够自主对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系统,因此在整理与回顾时我尽量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将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整理,再深入各学习小组巡回指导,适当进行点拨。在这个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自主梳理知识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方法之间的密切联系。并注重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回顾、整理、巩固、应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再次经历重要概念和方法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不断积累活动经验,体会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