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的运算教学设计

集合的运算教学设计

ID:42640418

大小:99.7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9

集合的运算教学设计_第1页
集合的运算教学设计_第2页
集合的运算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集合的运算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作者姓名xxx设计主题集合的运算(一)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本节内容首先创设情境,引入指数函数概念;本节课集合的基本元算采用讲议结合,通过实例探索集合之间的基本元算,同时应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数学数形结合的思想。2.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并集:以属于A或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或B∪A),读作“A并B”(或“B并A”),即A∪B={x

2、x∈A,或x∈B}交集:以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或B∩A),读作“A交B”(

3、或“B交A”),即A∩B={x

4、x∈A,且x∈B}例如,全集U={1,2,3,4,5}A={1,3,5}B={1,2,5}。那么因为A和B中都有1,5,所以A∩B={1,5}。再来看看,他们两个中含有1,2,3,5这些个元素,不管多少,反正不是你有,就是我有。那么说A∪B={1,2,3,5}。在信息技术当中,常常把CuA写成~A。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含有有限个元素叫有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叫无限集,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记做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的真子集。任何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子集,真子集都具有传

5、递性。说明一下:如果集合A的所有元素同时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A称作是B的子集,写作A⊆B。若A是B的子集,且A不等于B,则A称作是B的真子集,一般写作A⊂B。中学教材课本里将⊂符号下加了一个≠符号(如右图),不要混淆,考试时还是要以课本为准。3.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集合的交、并、补运算,能够利用集合语言、集合思想解决有关问题.能力目标:能将集合知识和其它知识综合运用。情感目标:加强基础训练,提高学习信心。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会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能运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运算。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全集的

6、概念,补集是什么及运算。5.教学过程设计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导入】采用复习导入的方法,首先复习集合的关系,然后类比实数的加法元算得到集合的并集运算,顺理成章,学生易于接受。同时借助符号、图形从各角度、全方位认识这些概念及基本运算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概括的能力。【板书】集合的运算(一)问题1:两个非空集合A和B的维恩图表示有几种?请在下面画出来。问题2:两个非空集合A和B,A中有2个元素,B中有3个元素,则A和B的交集有几个元素?什么叫做交集?问题3:两个非空集合A和B,A中有2个元素,B中有3

7、个元素,则A和B的并集有几个元素?什么叫做并集?通过以上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叙述课本,并完成上面的问题。【教师活动】给出交集的概念,并以课件展示:一般地,对于两个给定的集合A,B,由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读作。【板书】交集的概念【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读下列例题(课件展示):例1求下列每对集合的交集:(1),;(2)C={1,3,5,7},D={2,4,6,8}。讲解例题,并提示学生解题思路。【学生活动】找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教师点拨】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

8、强学习兴趣,教师可补充以下问题:能否用维恩图表示A和B两个集合?并提出交集的性质。交集性质:A∩B=;A∩A=;A∩==;如果【教师活动】讲解下列例题(课件展示):例2:设A={x

9、x是奇数},B={x

10、x是偶数},求A∩Z,B∩Z,A∩B。例3:已知A={(x,y)

11、4x+y=6},A={(x,y)

12、3x+2y=7},求A∩B由学生自己公布答案,并及时订正。【学生活动】布置学生2分钟完成下列练习:变式训练:若,,则;【板书】并集的概念一般地,对于两个给定的集合A,B,由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读作。【教师活动】讲解下列

13、例题(课件展示):例4求A和B两个集合的并集A={1,3,5},B={2,3,4,6},求A∪B【教师点拨】归纳出并集性质:A∪B=;A∪A=;A∪==;如果【教师活动】课堂总结:1、交集和并集的概念;2、交集和并集的之间的联系。【当堂检测】1.A={3,5,6,8},B={4,5,7,8},则A∪B=;2.设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则A∩B=;3.A={x

14、x>3},B={x

15、x<6},则A∪B=,A∩B=.4.设那么等于().A.B.C.D.5.已知集合M=},N=},那么集合M∩N为().A.B.(3,-1)

16、C.{3,-1}D.{(3,-1)}6.设,则等于().A.{0,1,2,6}  B.{3,7,8,}C.{1,3,7,8}   D.{1,3,6,7,8}【课后拓展】A组(必做部分)1.满足AB={a,b}的A、B的不同情形的组数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