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625073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9
《理论热点问题探讨(三)道德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理论热点问题探讨(三) 关于道德问题2011年10月,一段监控视频深深刺痛了人们的心:广东佛山2岁女孩小悦悦,被两辆汽车先后辗轧,18个路人经过却都未旅以援手,一朵尚未绽放的小花最终不幸凋零。此事引发国人大哗,引起舆论强烈反响:我们的道德到底怎么了?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中国自古是礼仪之帮,中华文化传承了五千年。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取得历史性进展的今天,我们却遇到了“道德的困惑”,道德问题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整个社会都在思考: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看待我们的道德状况,如何构
2、筑和坚守我们的道德家园?一、当前我们的道德状况 历史发展到今,我们应该说,传承中华文明,崇尚礼仪道德是主流;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滚滚前进的狂涛巨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小股潜流。我们正经历着道德的进步,也承受着道德的阵痛。1.整体道德不断进步古往今来,中国流传了很多道德佳话,如5孟母三迁、孔融让黎,等等很多故事,几乎都是家喻户晓,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勤劳、爱国、明礼、诚信。当代的焦语录、任长霞、杨善洲、郭明义,等等。一大批道德模范、先进典型,层出不穷、灿若星云,事迹感人至深,向我们诠释着道德良知,彰显着人间大爱,展示着文明风
3、尚。特别是在关键时刻,中国人们道德风尚更加淋漓尽致。每遇大灾大难,都会出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场面,在九八洪灾面前、在汶川大地震面前,在许许多多的天灾人祸面前,中国人都是肩并肩、心连心,涌献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正是这些道德力量的感染,使我们中华民族战胜一个个困难,走过一个个坎儿,走出了一个文明、富强的中国。2.个别出现道德缺失一些政府官员贪污腐化,败坏社会风气,助推道德缺失。一些经营者利欲熏心,无视生命,制造黑心棉、毒奶粉、毒胶囊以及假冒伪劣产品,丧失起码的道德底线。一些群众麻木不仁,见危不扶,见死不救,老人跌倒
4、了没人相助,面对歹徒行凶袖手旁观,等等现象屡屡发生,让无数人倍感世态炎凉。一些被帮助者、被救者道德不良,不知感恩图报,甚至出入个人利益诬陷好人,也给道德缺失者提供了理由。二、如何改进道德建设一是坚持不懈强化教育灌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长久地不懈地教授培养,5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道德建设的自身规律,善用榜样带动,抓住重点人群,注重实践的养成,治理突出问题。“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二是在制度保障上下功夫。见义勇为、好心救人,有时反被诬
5、陷,使好人“流血又流泪”,一定程度导致许多想见义勇为的人心存戒备,甚至互相警告,“不要轻易做好事”。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缺乏强有力的制度规范,道德行为就可能被遏制,甚至逆转。人们常说:“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的道德”,也就是说,在抑恶扬善上,道德与法律制度是根本一致的。提升社会道德风气,既要靠良知、靠教育,又要靠制度和法律来保障。要通过完善法制、强化监督,惩治败德等一系列制度手段,定底线、明规则,彰善举、惩恶行,强监管、抓执行,让善者放心为善,让恶者不敢为恶。三是加快诚信体系建设。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是对每个人最起码的
6、道德要求。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和谐的扭带,如果不能在公民中建立诚信意识,人与人就难以融洽相处,失德现象就会不断发生,整个社会就难以安定有序。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加强诚信法制建设,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而当前至关重要的是加快建立征信系统,完善个人和企业“信用身份证”5,依法依规有效采集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加快信息整合,形成统一平台。在此基础上,推动信用信息在全国范围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对失信行为的监督和制约作用。三、当前,我们如何
7、学习雷锋有人说,雷锋已经过时,也有人说,雷锋三月来、四月走,你怎么看?雷锋虽然离开我们整整五十年了,但始终矗立在人们心中,历经时代变迁,一直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哺育和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雷锋他没有过时,他仍在我们身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三月来、四月走”之说,只是一些缺少传统道德的人无聊之举。无论环境如何变化,社会如何变迁,雷锋身上所体现的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都是社会所需要、到什么时候都应该大力倡导的。我们学习雷锋,要在
8、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在思想意识上,把学习雷锋精神放在一个突出位置,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生学习。以雷锋为标杆,我们才能在思想多元化的今天,明确究竟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褒扬什么,贬斥什么,确立时代的精神坐标,激发前进的道德力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