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606195
大小:4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8
《探究题设计要“因时因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探究题设计要“因时因人^摘要: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词:探究设计能力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但是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同,所以探究题的设计要“因时因人”。一、基础年级的探究题设计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历史知识记忆时有时过于简单机械,对史实之间的联系理解不够充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较为薄弱。思考
2、和探究问题时,对课本的依赖性较强,有的甚至对课本知识一知半解。因此,在本阶段历史探究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双基”能力的培养,强化史实和史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悟力和思维力,所以此时设计探究题应注意以下儿点:1、设计问题是要以教材为依托,以教材中的重难点为设计重心,其中要涵盖历史基本史实、概念和结论。2、注意问题间联系的时间性和空间性跨度不宜过大,要以专题某个知识点为切口,从而展开对整个专题线索的梳理分析。3、考虑学生此时的思维能力,问题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当然冃的在于更准确的掌握史实和理解史识。4、探究设计此时可考虑选择
3、不同的历史材料,力求形式多样,培养历史探究题设计要“因时因人^摘要: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词:探究设计能力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但是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同,所以探究题的设计要“因时因人”。一、基础年级的探究题设计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历史知识记忆时有时过于简单机械,对史实之间的联系理解不够充分,基础
4、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较为薄弱。思考和探究问题时,对课本的依赖性较强,有的甚至对课本知识一知半解。因此,在本阶段历史探究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双基”能力的培养,强化史实和史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悟力和思维力,所以此时设计探究题应注意以下儿点:1、设计问题是要以教材为依托,以教材中的重难点为设计重心,其中要涵盖历史基本史实、概念和结论。2、注意问题间联系的时间性和空间性跨度不宜过大,要以专题某个知识点为切口,从而展开对整个专题线索的梳理分析。3、考虑学生此时的思维能力,问题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当然冃的在于更准确的掌握史实和理
5、解史识。4、探究设计此时可考虑选择不同的历史材料,力求形式多样,培养学半适应不同类型材料题的能力。例如:争鸣*吸收*发展背景材料: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传统社会秩序受到猛烈的冲击,中国历史进入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依据下表,填写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主要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派别代表人物基本主张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步骤二:再现情景,体验历史(旁白:诸侯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引起许多学者争论。有一天许多学者走到一起,对当时的形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学者1:民为贵,
6、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学者2:欲天下之富恶其贫,欲天下之乱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学者3: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学者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述四位学者的观点,分别代表那家学派的思想?请说出理由。(2)以学者3的思想为例,举例说明各种思想流派之间的争鸣和吸收。步骤三:联系现实,感悟历史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大历史意义?我们有哪些思想传承了诸子百家的思想?分析:这道探究题的设计牵涉的历史知识
7、很集中,而且吋间与空间的范围较小,使学生更能熟悉教材中的主干知识,问题的提出既有小结性又有比较性,都在于考察学生对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掌握,切中了该课的重难点。问题主要在于强化学牛的识记和理解思考的能力。第一问引导学生归纳教材主干知识,去粗取精。第二问扩展知识,通过材料的方式让学生融入情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第三问属于较为开放的探究,考察学生概括,历史联系生活的能力。总之本题探究设计考查范围集中,比较适合基础年级。二、基础年级复习阶段探究题的设计基础年级在学完新课后,一般学生只是对高中历史概况有了一个基本的把握,所学的知识存在着零乱、无条理、不成体系;思维定
8、势、没有深度和广度;归纳、分析、总结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基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