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矛与盾的集合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矛与盾的集合

ID:42565119

大小:4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7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矛与盾的集合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矛与盾的集合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矛与盾的集合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矛与盾的集合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矛与盾的集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矛与盾的集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本信息课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矛和盾的集合作者及工作单位 庾娅菲(伊塘学校)教材分析《矛和盾的集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一篇讲读课文,该组教材按“怎样看问题”选编了4篇课文,本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全文在大家已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的基础上加以深化,一改以往“矛”和“盾”不能并存的观念,不仅使“矛”与“盾”同时存在,而且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进而形象地介绍了现代新式武器——坦克的诞生,使学生在这通俗易懂的故事中明白“只有开动脑

2、筋思考问题,学会集中各事物的优点,才能创造出新事物”的深刻道理。课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4段)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第二部(第5段)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第6段)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处于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于文章中艺

3、术化、抽象化的语言理解还不够深刻。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在小学语文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应该让学生“能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但对刚上三年级不久的同学来说,体会文章准确地运用词语、恰到好处地表达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的阶段,是他们的薄弱环节。结合本文特点,可以向学生渗透通过抓住关键语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学目标1.会认“矛、盾、集”等六个生字,会写“矛、盾、集、持”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等词语。2.自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

4、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3.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4.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善于实践的品质,学会多方面、全面地看问题、思考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发明家是如何将矛盾的优点集于一身发明坦克的。2.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讲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2.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他们有什么作用呢?3.在人们纷纷嘲笑卖矛和盾的人自相矛盾的时候却有人想到了把矛和盾这两种相对峙的武器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引导齐读。(1)学写

5、生字矛、盾、集。板书课题。矛:不要少一撇;盾:外侧有两笔;集:共有五横,长短有变化字形才好看。(2)提出不懂的问题。   通过故事了解矛是攻击别人的武器,而盾是防御的武器。由此引发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提出自己的疑问。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 2.出示带有课文生字的词语。(长矛盾牌集中坚持一般招架乌龟进攻炮弹坦克战胜神仙士兵退后)3.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4.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5.引导从课题入手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1.学生轻声跟读课文,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自读词语,小组内相互读词语。3.认真读课文,

6、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指名说,教师随机归纳概括板书:矛-进攻-枪或炮口;盾-自卫-铁屋子。从课题入手抓住课题关键词“集合”理解词语“合二为一”,并通过关键句子,理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指导学习方法。三、质疑提问,初步释疑。1.默读课文,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与周围同学交流。2. 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问题。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及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4.提炼出一些难解决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如: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么结合呢?结果怎样?提炼出重点问题:(1)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

7、明坦克的?(2)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1.默读课文,有利于学生边读边思考。2.提出质疑,是学生思维过程的体现,也为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四、精读课文,感悟理解。1.课文中有一句话非常概括地写出了矛、盾、坦克三者之间的关系?快速地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来。2.研读坦克的发明过程 (1)我们先来研究矛和盾是怎样合二为一,变成坦克的?该读哪几个自然段? (2)默读1—4自然段,思考:坦克的发明过程是怎样的?拿起笔边读边划。 3.感悟发明家的思维过程。(1)课件出示: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