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必修1高考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历史复习试卷(岳麓版必修一)一,选择题(34小题,每小题1・5,共51分)1,“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狩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梁惠王下》)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D,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现象2,隋唐时期社会全而繁荣,具体表现在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而,史学家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归结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
2、新、成熟与完善”,其中三省六部制的成熟与完善体现在()A,它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B,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C,机构运作程序合理D,负责皇家与国家的官署和官吏相互脱离而自成系统3,在一木历史著作中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A,汉代的内阁制B,唐代三省制C,明代内阁制D,清代军机
3、处4,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5,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即保护人为被保护人进行诉讼代理,这一制度后来发展为A,陪审制度B,审讯制度C,律师制度D,诉讼制度6,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吋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
4、过程,它表现为屮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Z;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一一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A,乙丙对,甲丁错B,甲丙对,乙丁错C,甲乙错,丙丁对D,甲乙对,丙丁错7,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
5、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权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度B,屮外朝制度C,刺史制度D,郡县制8,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A,进行调解B,宣布“休妻”无效C,要求势子赔偿D,干脆不予理睬1,对于1875年宪法中关于法国立法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B,参议院通过选民直接选举产生C,参议院有权否决众
6、议院的决议案D,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2,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这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Z处是()A,国家元首独掌大权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3,下列选项体现德意志帝国宪法专制主义色彩的是(1)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2)皇帝有权签署帝国法律(3)首相只对议会负责(4)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A,(2)(4)B,(1)(2)C,(1)(3)D,(3)(4)4,19世纪晩期,下列哪一选项中国家的元首可根据宪法规定解散
7、或部分解散议会(或国会)A,美国、法国B,美国、英国C,美国、德国D,德国、法国5,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所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上海兴”是在下列哪次战争Z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达20多年(1897——1920年)。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资料。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
8、能留下的是()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B,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C,大总统宣誓的照片D,五四运动的有关报道7,清朝同治年间,一位美国商人来华,这时他享有的特权有(1)他可以到安徽黄山观光旅游(2)他在中国触犯了中国法律可以不受中国官员的审判(3)可在汉口租赁土地(4)可在重庆开设工厂()A,(1)(2)(3)(4)B,(1)(2)(3)C,(2)(3)(4)D,(1)(2)(4)8,《原道醒世训》:“天下多男人,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