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499825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6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家乡的景物习作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家乡的景物写作指导(三下一)习作要求:通过对家乡景物的描写,让他人对家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表达出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写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细致描写并融入丰富的想象,融入自己的情感。精彩开头与结尾1、开头:我的家乡在农村,我最喜欢家乡的山,家乡的山一年四季都有美丽的风景。结尾:啊,美丽的山!你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山,你犹如巨人一般守卫着家乡的东大门。让我赞美你,讴歌你吧!2、开头:家乡的小河美若仙境,她依傍在公园旁,与公园的美景融为一体,成为家乡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结尾:家乡的小河,美若仙境;家乡的小河让人流连忘返
2、!3、开头:外婆家的果园很美,尤其是在秋天。结尾:外婆家的果园很美,是家乡最美的地方。好句 写花 一阵清香扑来,我赶紧向牡丹园和月季园走去,好一派万紫千红的景象啊!牡丹花有红色的,有粉色的,有白色的,有黄色的,真是五彩缤纷!月季花有的全开了,展开灿烂的笑容;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羞羞答答的;有的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蜜蜂嗡嗡地叫着,好像在说:快来采蜜啊!看着看着,我好像也变成了一朵月季花,蝴蝶飞过来,跟我做游戏,小鸟飞过来,告诉我昨夜找不到妈妈的忧伤。 写河水 清水河清澈见底,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缓缓地流向远方。河岸边
3、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的树木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河水显得更加绿了。一群洁白的鸭子在河面上嬉戏,一下子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平静的河水也被他们逗得笑开了颜。写山间流水走在幽静崎岖的山道上,远远的,我们就听到哗哗的响声,走到拐弯处,只见一股清泉从山顶上奔流而下,一路撞在石头上,水就变成白花花的了,但是他们依然快乐地唱着歌跳跃着、奔跑着。 例文1桃园风光 春暖花开、桃红柳绿,我和妈妈去郊外的桃园赏花。 一走进桃园的大门,我就被桃园的风光给迷住了。每一棵桃树上都缀满了花朵。我以前以为桃花都是粉红色的,可是今天发现,桃花的颜色也是不
4、一样的呢!一种是粉色的,一种是白色的,还有一棵桃树上,居然有粉色和白色两种桃花,真是太美丽了! 细细看去,每一朵桃花都很美。它们是那么小巧,那么可爱。像穿着粉嫩粉嫩的舞裙在比美似的。满树的桃花,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了美丽的笑脸。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呢,正等着含苞欲放。 辛勤的小蜜蜂在采蜜呢!“嗡嗡嗡,嗡嗡嗡”,仿佛在说:“桃花的花蜜真甜!”一阵微风吹来,花瓣儿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像一只只随分舞动的小蝴蝶,简直美呆了! 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自己走进了《射雕英雄传》的桃花阵,怀疑自己等会儿会走不出去! 桃花真美丽啊,你让我陶
5、醉!等到秋天,接满果实的桃园,一定会更美吧! 例文2家乡一角──中山公园 我向往那气势雄伟的长城,赞美那水势汹涌的长江,但我更爱家乡那美丽的中山公园。 我家和中山公园只隔一道墙。我从小就喜欢上那儿去,因此对它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中山公园一年四季有着迥然不同的迷人景色。 每当万紫千红的春天来临时,一根根小草像是从甜睡中醒来,舒展着它那幼嫩的绿叶,连成一片片柔软的草坪,远远望去,犹如一块块绿色的地毯。公园里,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簇簇、一片片压满枝头的樱花。它一球球,一串串,一朵紧挨着一朵,
6、挤满了枝头。樱花把春光渲染得多么鲜明浓艳啊! 盛夏,草坪的四周一棵棵郁郁葱葱的柳树,随风轻轻地飘动,仿佛在为游客驱散热气,荷花池内盛开着高洁的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已经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上去马上要破裂似的。微风吹过,它们像是穿着粉红色上衣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如果你坐在河边,会感到全身清凉舒爽。 秋天,花儿谢了,枯黄的叶子满天飞舞,好像要把大地变成黄色的。但这时,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在公园里,到处能闻到桂花的香味,那浓郁的幽香,几乎渗透每个空气分子。这时,一年一度的菊展在中
7、山公园“打响”了。有的组成了“万里长城”、“宝塔”等造型,有的像“千手观音”,伸出一千只金手臂,似乎要拥抱游客……桂花、菊花在肃杀的秋天显得格外有精神。隆冬寒风刺骨,花草“躲”进了暖房。但在中山公园里,你仍然能看到碧绿的叶子。那就是四季长青的松柏。腊梅也“挺身而出”为公园增添了几分生气。它抗严寒,斗风雪,多么像那些顶风傲雪的英雄豪杰们啊! 朋友,你若是到上海,别忘了游览一下中山公园啊!抓住特点 石刻公园 1、花草树木 2、广场:十二生肖、广场鸽、鱼池、喷泉、人们 3、艺术长廊:石雕、石柱(龙)北公园 1.树林
8、、竹林、草地 2.沙滩 3.雕塑 4.远眺旌湖 旌湖 1.湖中:湖水、动物 2.两岸花草树木等景物 3.湖上的桥:古老的东桥、新建的青衣江大桥、美丽的彩虹桥(重点:样子、作用) ……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