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452631
大小:308.56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9-15
《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试说明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综合分类诗歌古诗现代诗(自由诗)古体诗近体诗唐以前的(《诗经》、《楚辞》、汉乐府)唐以后的文人仿古诗(如杜甫的“三吏”、“三别”)绝句律诗词曲(散曲)五言绝句:《静夜思》、《江雪》七言绝句:《回乡偶书》、《凉州词》五言律诗:《春望》、《过故人庄》七言律诗:《登高》小令:《天净沙秋思》中调:《定风波》长调:《望海潮》小令:《天净沙·秋思》套曲:《班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诗歌形象“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作者在诗中选取的熔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人或事物。人物
2、形象:1、诗中的诗人形象,或称抒情主人公2、诗人塑造的特定人物形象景物形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达主观的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一般即“意象”。人物形象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怎么塑造的?(手法)烘托(1)寒冷、寂静(2)是一个清高孤傲渔夫的形象。在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特定的环境烘托人物形象此诗描绘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具体分析此诗塑
3、造了一怎样的人物形象。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景物形象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流水①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②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④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4、)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隋.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思归写得含蓄而婉转。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戴复古《月夜舟中》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5、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整体形象(一)理解关键词语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例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把春天来到的情状写出来了,它使江南两岸一下子变得一片翠绿。又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这一“闹”字而把春意盎然写得形象生动,读者的心中似乎想到了蜂来蝶往,鹊跃枝头的情景。鉴赏诗歌的语言(二)鉴赏语言风格
6、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择其要者,有以下几类。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如“万里悲秋常作客
7、,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悲壮慷慨: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时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