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427498
大小:5.30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9-14
《记承天寺夜游(穆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制作:穆利中国的文人似乎与山川万物有着特别的情结。人生得意时,他们走向自然,向山山水水笑谈自己的万丈豪情;仕途失意时,他们退隐江湖,一花一草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倾诉对象。月亮是文人笔下的宠儿。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是温柔多情的。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文人雅士们常借月亮来抒写自己的情怀……碧水之月月亮,曾激发过无数诗人的才情,留下许多杰出的诗篇。你知道有哪些描写月亮或月色的名句吗?课前热身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思乡之情“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对朋友的思念“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美好的祝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三父子”指的是——,——,——。苏轼、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3、久,千里共婵娟。除《水调歌头》外,苏轼还留下其他与“月”有关的名篇。我们先了解苏东坡的生平和一段经历: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我国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出生于四川眉山。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少年承受家学,在蜀中读书,22岁中进士,深受欧阳修赏识。曾官至礼部尚书,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黄州。三苏祠(四川眉山)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
4、好人。”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的”。苏轼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背景知识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有时游乐于山水间,咏唱江山,感怀英雄,抒发郁闷心情。这一时期,写下了许多动人的散文和词,如有名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之后他几经贬谪,直到宋徽宗接位,大赦天下,他才得到内徙的机会,但至常州便病逝了,时年
5、64岁。死后谥“文忠公”。记承天寺夜游[北宋]苏轼华龙中学语文组承天寺承天寺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承天寺承天寺大雄宝殿承天寺甬道承天寺庑廊陀罗尼经幢(宋)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初读课文自由地大声朗读读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及作者的情感书读百
6、遍其义自见读准朗读正音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返回上页下页qǐnzǎoxìng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窗户高兴的样子考虑、想到于是睡共同、一起前庭、院里形容水的空无澄澈原来只是清闲的人罢了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
7、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情景朗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