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_免费下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9年中小学、幼儿园招聘教师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考试内容教育学(中学教育岗位)一、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认识:1.教育的狭义和广义概念;2.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3.非制度化的教育概念与制度化的教育概念;4.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概念。(二)教育的历史发展:1.教育起源的四种经典说法;2.教育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三)教育学的价值:1.反思日常教育经验;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二、教育功能(一)教育功能的概述:1.教育功能的含义;2.教育功能的类型。(二)教育的个体功能: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2.教育的个体
2、谋生和享用功能;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三)教育的社会功能:1.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2.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三、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1.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特点;2.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3.教育目的的功能。(二)我国的教育目的:1.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与含义;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四、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概述:1.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2.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3.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1.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3、3.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1.演变;2.形态;3.改革。五、教师与学生(一)教师:1.教师职业的作用与地位;2.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3.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4.现代教师的专业素质、职业角色与形象。(二)学生:1.学生的本质特点;2.学生的社会地位和教育地位;3.学生发展的含义和一般规律。(三)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2.师生关系的类型及其调节;3.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和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六、课程(一)课程与课程理论:1.课程的含义;2.课程理论流派。(二)课程组织:1.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3.课程类
4、型;4.课程实施;5.课程评价。七、课堂教学(一)教学与教学理论:1.教学及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2.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二)课堂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概述;2.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模式;3.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三)课堂教学策略:1.教学策略概述;2.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3.几种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其运用。八、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一)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1.生活概述;2.生活世界;3.学生生活。(二)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心理、行为失范:1.生活环境差异导致各种适应问题;2.学生心理障碍的各种表现;3.学生失范行为的各种表现;4.学生心理障碍的各种表现;
5、5.学生失范行为的理论解释。(三)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学校生活:1.学生对于学校的态度;2.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及其影响;3.学校生活与学习压力。(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1.什么是知识;2.什么知识最有价值;3.生活经验;4.终身学习与学会学习。(五)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1.教育回归生活的必然性与可能性;2.学校该如何做。九、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一)班级组织:1.班级组织的概念;2.班级组织的形成;3.班级组织的结构;4.班级组织的特点;5.班级组织的功能。(二)班级管理的内容:1.班级组织建设;2.班级制度管理;3.班级教学管理;4.班级活动管理。(三
6、)班主任工作:1.班主任的角色作用;2.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级组织的策略;3.班主任的自我教育。十、学生评价(一)学生评价概述:1.学生评价与教育评价;2.学生评价的标准;3.学生评价的类型;4.学生评价的功能。(二)学生学业评价:1.学生认知学习的评价;2.学生技能学习的评价;3.学生情感的评价。(三)学生品德评价:1.学生道德认知的测评;2.学生道德情感的评价;3.学生道德行为的评价。(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意义;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基本原则;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十一、教师的教育研究(一)教师教育研究的意义
7、。(二)教师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1.教师教育研究的特点;2.行动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3.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三)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1.如何进行调查;2.如何进行观察;3.如何进行个案研究;4.如何收集研究资料;5.如何表达研究成果。教育心理学《中学教育岗位》一、学习的基本知识(一)对学习的基本认识把握:1.学习的定义;2.对学习的理解;3.学习的类别。二、知识的学习(一)知识学习的基本认识:1.知识的含义;2.知识的分类;3.知识的表征;4.知识学习的标准;5.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二)传统观点的知识学习:1.概念学习;2.原理学习;3.问题
8、解决;4.问题解决教学。三、中学生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