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ID:42340667

大小:35.1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3

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_第1页
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_第2页
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_第3页
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_第4页
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内容解析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和轴对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在计算、证明和作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简化证明,方便计算.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并证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教学目标(1)探索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反之,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2)能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3)会用尺规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

2、条直线的垂线,了解作图的道理.2. 教学目标解析(1)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测量、折叠等方法,发现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能准确表述性质的内容,能正确地写出已知、求证,能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能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3)明确尺规作图的基本要求,知道用尺规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与道理,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尺规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证明.四、教学过程设计1.质疑引入问题1 如图,小聪在A处,小明在B

3、处,他们两人做抢礼物的游戏,问:礼物放在何处游戏才公平?B.A.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并猜想,学生可能会说放在线段AB的中点处,教师指出:还能放在别的地方吗?我们学习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适时板书课题.追问:什么叫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的欲望.2.问题探究问题2 如图,直线l 垂直平分线段AB,P1,P2,P3是l 上的点,试猜想点P1,P2,P3到点A 与点B 的距离之间的数量关系.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得出结论:点P1,P2,P3,到点A 与点B之间的距离

4、相等.【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追问:你能用不同的方法验证这一结论吗?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用“量一量”、“折一折”来验证这一结论.【设计意图】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验证这一结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懂得用验证的方法来说明猜想的正确性.问题3   如图,若在直线l 上任取一点P,那么这一点P与线段AB 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吗?由此你能得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有什么性质?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得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地得出线段垂直平分线

5、的性质的过程.问题4:你能证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吗?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画出相应的图形,学生独立完成证明过程.已知:如图,直线l⊥AB,垂足为C,AC =CB,点P 在l 上.求证:PA =PB.【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完整过程,积累探索图形性质的活动经验.问题5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交换题设和结论,你又能得到一个怎样的命题?师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得出命题: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追问1:这个命题是真命题吗

6、?怎样证明?师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明确证明的思路,并独立完成证明,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最后归纳证明的方法:①作垂直,证平分;②作平分,证垂直.已知:如图,PA =PB.求证: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由原命题得到它的逆命题的过程,体会研究几何命题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学习证明几何命题的一般步骤,发展他们的归纳概括能力.追问2: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有多少个?这些点组成了什么图形?师生活动: 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设计意图】 让学生体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到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为

7、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3.运用性质,尺规作图例1 尺规作图: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写出已知,求作,作法,师生共同作图.已知:直线AB和AB外一点C(如图)求作:AB的垂线,使它经过点C.问题6(1)为什么任意取一点K ,使点K与点C 在直线AB两旁?(2)为什么要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3)为什么直线CF 就是所求作的垂线?师生活动:学生积极发言,教师点拨、补充.【设计意图】像证明要做到“言必有据”一样,在尺规作图中,让学生了解作图的道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五、课堂检测:见测试卷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