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研究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研究

ID:42279361

大小:918.0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9-11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研究_第1页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研究_第2页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研究_第3页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研究_第4页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童社会性发展第一章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研究社会性的概念社会性是指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认识,如果通俗的理解就是如何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行为总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心理学家提出的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学说主要有三种: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第一节儿童社会性发展的 三种主要理论观点一、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在从事精神病的治疗和研究工作中,提出了人格及其发展理论。理论核心是,认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里比多)是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情绪与动机

2、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他把这些阶段称之为“性心理发展阶段”或“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这些阶段是格局儿童在发展过程中身体的那些器官为儿童提供“力比多”的满足来划分的。口唇期:约从出生到1.5岁,是个体性心理发展的最原始阶段,靠吮吸、咀嚼、吞咽、咬等口腔活动,获得快感与满足。若口腔期婴儿在吮吸、吞咽等活动中获得满足,长大后会有正面的性格,如乐观开朗。反之,若此时期的活动受到过分限制,使婴儿无法获得满足,长大后将会产生不良影响,并会有负面的性格,比如不能独立自主地去解决问题,而是向成人(特别是父母)寻求依赖。又如不自觉地咬人或咬坏东西的口腔倾向。及悲

3、观、退缩、固执、苛求等负面的口腔性格;甚至在行为上表现出咬指甲、烟瘾、酗酒、贪吃等。肛门期:约在1.5~3岁,在这一阶段,幼儿能从粪便排泄时解除内急压力中获得快感,因而对肛门的活动特别感兴趣。在这段时间里,为了养成子女良好的卫生习惯,父母应多对幼儿的便溺行为订立规矩,加以训练。如果父母的要求能配合幼儿自己控制的能力,就会建立良好的习惯,从而使幼儿长大后具有创造性与高效性。如果父母训练过严,与幼儿发生冲突,则会导致所谓的肛门性格。一种是肛门排放型性格,表现为邋遢、浪费、无条理、放肆、凶暴等;另一种是肛门便秘型性格,表现为过分干净、过分注意条

4、理和小节、固执、小气、忍耐等。因此,弗洛伊德特别强调父母对儿童大小便的训练不宜过早、过严。性器期:也叫做前生殖器期,约3~5岁,亦有人划分为3~6岁。儿童在3~5岁时,认识到了两性之间的差异和自己的性别,因此力比多集中投放在生殖器部分,性器官成了儿童获得性满足的重要部位,表现为喜欢抚摸和显露生殖器以及性幻想。此外,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性爱对象也发生了转移。幼儿最初的性爱对象是自己身体的某一部位,此时则把力比多的兴奋向别人身上转移。由于母亲为幼儿提供了生理上的需要和满足,因而成为儿童最初的性爱对象。在此基础上,特别是男孩,总想要独占母亲的爱,

5、父亲则成为和自己争夺母亲的爱的一个对手。因而,男孩对父亲产生敌意,形成了恋母仇父的恋母情结。此时的女孩则对自己的父亲产生爱恋,母亲则被视为多余的人,而且总希望自己能取代母亲的位置。女孩子的这种恋父嫌母的倾向,弗洛伊德称之为恋父情结。但作为竞争对象的父亲或母亲都十分强大,最终以男孩向父亲认同,女孩向母亲认同而使心理冲突得以解决。儿童把父母作为自己性爱的对象,这一现象也对儿童的人格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儿童把自己和父亲、母亲等同起来,在行为上模仿父母,因此男孩的性格很像父亲,女孩的性格很像母亲。潜伏期:约6~12岁,这时期的性力受到了压抑。这是由

6、于道德感、美感、羞耻心和害怕被别人厌恶等的心理力量的发展,这些心理力量与儿童时期的毫无俺饰的性力冲动是对立的。这种发展一半由于家庭教养和社会要求,另一半则由于躯体的发育。这一时期的性冲动暂时停止活动,儿童中止对异性的兴趣,倾向和同性者来往。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对性缺乏兴趣,男女儿童的界限已很清楚。但是性力的冲动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向今后社会生活所必须的一些活动——学习、体育、歌舞、艺术、游戏等。这是通过升华作用实现的,也是性力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更有目的的作用。儿童在这时期若遇到不良的引诱,就会产生各种性偏离。生殖早期:约11岁—13岁,儿童

7、产生摆脱父母束缚的愿望,性冲动强烈。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在承袭精神分析理论主要观点的同时,重视社会因素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根据不同时期与社会环境冲突的不同,提出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在每一个阶段中所形成的于环境之间发生作用的模式,或者具体地说,儿童教养者的行为决定着该阶段心理发展的成败,并构成儿童日后社会行为的原型。比如在婴儿期对父母的信任感,婴儿对母亲的信任感最初征兆表现在婴儿可以让她脱离自己的视线而不过分地感到焦虑和愤怒。人格发展八阶段婴儿期,0-1岁,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这阶段婴儿对母亲或其他代理

8、人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