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前n项和(优秀教案)

等比数列前n项和(优秀教案)

ID:42227057

大小:18.2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1

等比数列前n项和(优秀教案)_第1页
等比数列前n项和(优秀教案)_第2页
等比数列前n项和(优秀教案)_第3页
等比数列前n项和(优秀教案)_第4页
等比数列前n项和(优秀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等比数列前n项和(优秀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等比数列前n项和(优秀教案)  课题: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并能用之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对公式的推导,对学生渗透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以及等价转化思想。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公式的推导提高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体会公式探求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同时渗透如上所说的多种数学思想。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公式的推导与简单应用,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敢于探索、创新的学习品质。二教学重点:  等比数列项前n和

2、公式的推导与简单应用。三教学难点:  等比数列n项和公式的推导。  四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探索发现。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铺垫新知: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项之间有何特点?  说明:如此设计目的是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等比数列各项特点:从第二项起每一项比前一项多乘以q,从而为“错位相减法”求等比数列前n和埋下伏笔。  2)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从前,一个穷人到富人那里去借钱,原以为富人不愿意,哪知富人一口答应了下来,但提出了如下条件:在30天中,富人第一天借给穷人1万元,

3、第二天借给穷人2万元,以后每天所借的钱数都比上一天多一万;但借钱第一天,穷人还1分钱,第二天还2分钱,以后每天所还的钱数都是上一天的两倍,30天后互不相欠。穷人听后觉得挺划算,但怕上当受骗,所以很为难。请在座的同学思考一下,帮穷人出个主意.  注:师生合作分别给出两个和式:  S13  30①  230  T30122223228229②  ①学生会求,对②学生知道是等比数列项前n和的问题但却感到不会解!问1:能不能用等差数列求和方法去求?问2:怎么办?2.师生互动,新课探究:  问题1如何求和:T1222232

4、2822930注:如果学生想不出来,师做必要启发:  1)等式右边各项有什么特点?2)公比是多少?  即:从第二项起每一项比前一项多乘以2.  3)因此,如果两边  232829从而有:T301222222T302222324229230  师:如何求T30?  注:①学生解出T30,并与S30比较。这种求和的方法叫错位相减法。  ②此处先不忙介绍“错位相减法”的要点,只让学生有个大致印象,后面还有应用,体现从特殊到一般、学生自主探究教材的新教材理念。问题  2  如何求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n:  Sna

5、1a1qa1q2a1qn1  注:①学生已有上面问题的处理经验,肯定有不少学生会想到“错位相减法”,教师可放手让学生探究,并请学生上台板演。  ②将Sna1a1qa1q2a1qn1两边同时乘以公比q后会得到  qSna1qa1q2a1q3a1qn,两个等式相减后,哪些项被消去,还剩下哪些项,剩下项的符号有没有改变?这些都是用错位相减法求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关键所在,让学生先思考,再讨论,最后师用多媒体予以突出强调,加深印象!  ③两等式作差得到(1q)Sna1(1qn)时,肯定会有学生直接得到  a1(1qn),师

6、不忙揭露错误,等一会用练习反馈这个易错知识点,从而掌握公Sn1q式的本质!  练习1.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求和:  公式的2391)S33339应  用    2)S100555(10个05相加)  注:此组练习目的:①熟悉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直接应用。②公比q1时,公式还能用吗  na1(q1)从而得到:等比数列{an}前n项和Sn公式应为:Sna1(1qn).  (q1)1q③通过纠错的方式给出公式比平铺直叙方式得出公式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通过:自己推导出公式──公式应用──得出矛盾──完整公式的过程,很好地解决

7、了本节课重、难点。练习2.求和:11(120)1111)212191222122)等比数列{an}中,a16,q2,an192,求{an}前n项和Sn.  注:①练习1)中数列的项数的确定是很容易失误的地方,学生误解为是19项。从而强调求和公式Sn中的“n”指的是项数.另外,还要指出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中的公比q的指数是“n”,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na1qn1的公比q的指数是“n1”.②练习2)的目的在于引出等比数列求和的第二个公式形式:  na1(q1)Sna1(1qn)a1anq,根据所给条件选择哪个求和公式进行

8、求解。很多学  (q1)1q1q生会根据条件先求出n,再带到求和公式中去求Sn,而直接用Sn的另一个公式去求,可使计算过程简化,从而自然引出这个知识点.  ③求和公式中共有五个量:Sn,a1,q,n,an,可用方程思想:知三求二.  31中,a3,S34,求a1.典例分析已知等比数列an22  解:当q1时候,a1a2a3,此时正好有  1S3a1a2a34,适合题意。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