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对联》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对联》

ID:42213420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0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对联》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对联》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对联》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对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三单元日积月累《对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格式,学生在赏析、品味对联的过程中,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丰富语文知识,拓展语文视野。2.在学习对联的过程中,通过信息检索、重组和应用,诱发思维碰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3.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对联的热情,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培育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教学难点:诱发学生思维碰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1.同学们

2、都爱做游戏吧,我们来做一个闯关游戏,比一比哪位同学能够闯关成功。课件出示:第一关:对对子游戏。游戏规则:根据出示的字词,对出与其相对的字词。我会对对子天对(),雨对()。大陆对()。山花对(),赤日对()。通过第一关游戏教师总结板书:字数相同、词性相对介绍第一关对对子的出处:《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2.第一关同学们非常轻松地就闯过了,下面是第二关对诗游戏。游戏规则:根据上句,你们来对下句。课件出示:明月松间照,。野火烧不尽,。少壮不努力,。黑发不知勤学早,。金沙水拍

3、云崖暖,。两个黄鹂鸣翠柳,。这些诗句在修辞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它们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对偶句,极为讲究对仗工整工。要做到对仗工整,一般必须用同一门类的词语为对,对仗须用同类词性,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中的“两个”对“一行”(数量结构对数量结构),“黄鹂”对“白鹭”(禽类名词相对)、“翠”对“青”(颜色名词相对)、“千”对“万”(数词相对)都是同类词为对,非常工整。板书:对仗整齐。二、了解对联的特点1.同学们非常棒,顺利通过了两关。我要奖励每位同学一张对联王国的入场券,让我们一起就走近对联,跟它来个亲密的接触。板书:对联 2.哪位同学课

4、前查阅了关于对联的资料,请你先来说一说什么是对联?哪位同学课前查阅了关于对联的资料,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资料1: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资料2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资料3: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3.教师补充资料: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

5、的对偶语句。因此:对偶语句的特点也就是对联的特点。我们一起把这三个特点再读一遍。4.对联还有哪些特点呢?让我们一边欣赏对联一边体会。(1)欣赏马三立老先生的相声《对对子》。教师过渡:对联不仅作为一种题材融入到相声中,现在更是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2)济南大明湖景区中的一副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提示:古时候人们写字是从右面开始写向左面写的,读的时候也是从右往左读的,所以右侧的对联应该是上联,左侧的应该是下联,我们要先读上联再读下联。继续播放幻灯片,把“柳”和“湖”描红。你们有什么发现?教师总结:上联和下联的尾字押韵,使对联

6、具有音韵之美,这就是对联的又一个特点。板书:音韵和谐。(3)继续出示对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一路顺风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指名读感受对联的特点。三、欣赏学习对联(一)朗读对联1.出示本课四副对联,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韵味。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4.全班齐读。(二)理解对联的含义,体会对联的特点1.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这四副对联,想一想:(1)四副对联的意思是什么?(2)四副对联分别有什么特点?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3.指名按顺序交流汇报。(三)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以回文联、数字联、叠字联、顶针联为例,简

7、单了解、欣赏并创作对联,体会了对联的一些美妙之处,然而这远远不够,希望课后同学们再利用时间去探究这一美妙的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四、布置作业:1.搜集名联,并背诵。2.根据今天的学习回家后自己创作一副对联。五、板书设计:对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对仗整齐音韵和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