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4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4

ID:42206544

大小:41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0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4_第1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4_第2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4_第3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4_第4页
资源描述: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长度、时间的单位和测量方法。2过程与方法:结合数学知识复习加点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严谨的习惯。●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难点: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图一中心的两个圆,哪个比较大?图二中AB和CD哪一条比较长?图三中两条线是弯曲的吗?图四中两条黄线哪一条比较长?(都是一样的,没有弯曲)二新课教学(一)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1长度有哪些基本单位?单位间如何换算?2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哪些?3如何正确使用刻

2、度尺测量长度?4时间的基本单位有哪些?单位间如何换算?5电子停表怎么使用?(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三)知识梳理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eter),符号是m.1m是如何规定的?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光在真空中s内所经历的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m常见的长度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换算关系:常见的物体长度:①骑自行车5分钟走的路程约1千米②指甲宽约1厘米③笔芯直径约1毫米;④手掌宽约1分米;⑤细菌直径约1微米;⑥成人腰带处高度约1米。⑦教室的高度约3米;

3、⑧黑板的长度约1.75米;⑨桌子的高度约80厘米……2测量长度的工具①直尺、三角板、卷尺.②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③人体特殊的“尺”人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尖的距离叫“一大柞”,大拇指到食指尖的距离叫“一小柞”.如能知道自己“一柞”的长度、身高,就能利用双臂及手掌估测物体的长度.人的头长和脚长相同;身高等于9.5倍头长;人握住拳头的大小和心脏一样大.人身体上许多部位是按“黄金分割”分配的,比如眼睛是头部的黄金分割点,肚脐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等。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①测量前,估测被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4、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如果磨损可以从其他清晰的刻度线开始)、量程(测量的最大长度)、分度值(最小一格代表的长度)。如:要测量人的身高,这把尺子就不好用,但是测量橡皮擦的长度时可以。这把尺子的零刻度线已经磨损,可以从清晰的“1”等处开始,量程为12厘米,分度值为1毫米。②刻度尺要沿着被测长度放,要紧贴被测长度,零刻度线要与起点对齐。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正对刻度线),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④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如下图:8.80厘米。4长度的特殊测量(1)累积法适用于测量尺寸很小的物体。当被测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很小的时候,虽然无

5、法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但可以将若干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测出其总长度(或厚度)再除以叠放物体的个数。如一张纸的厚度,一个硬币的厚度,一根细铜丝的直径、铅笔芯直径等。①测一页纸的厚度:测出100张纸的厚度d,则一张纸的厚度L=d/100.②测铜丝直径:将铜丝密绕在铅笔上(绕n匝),测出n匝铜丝圈的长L,则铜丝的直径:D=.(2)替代法这种方法使用于曲线的测量或者很长距离的测量。例如:通过测量地图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度来估测其实际长度——可以让细线在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重合,在起始端和末端做好标记后将细线拉直,然后用刻度尺测出这段细线的长度L,根据地

6、图导航表示的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测硬币周长:用一纸条紧紧贴绕在硬币侧面,重合的部分用针扎洞,取下纸条测两针孔间的距离即硬币周长.在硬币侧面的某一位置涂上一点颜色,使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纸上就会留下颜色的痕迹,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是硬币的周长,也可以测出硬币直径求出周长.(3)辅助法测量一些不平直物体的某个部分长度时,除使用刻度尺之外,还需要使用其他的器材。例如,我们可以用一把直尺、两个三角板测出硬币的直径。这种方法还可以测圆锥的高、乒乓球的直径等。5时间的测量(不用估读)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

7、in)等。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停表的读数:小圆表示分钟;大圆表示秒当小圆里面的指针超过一半时,外面大圆的读数取大数31-60秒);里面小圆的指针没有到达一半时,外圆读数取小的数(0-30秒)。6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粗心造成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减小误差的方法:①多次测量取平均值②改进测量方法③使用精密的仪器。(四)课堂训练:(下发本节习题,随堂测试部分)三课堂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四作业:(下发本节习题,综合测试部分)五教

8、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