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政治文档:题型专练8+引文类选择题+含解析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政治文档:题型专练8+引文类选择题+含解析

ID:42168591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9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政治文档:题型专练8+引文类选择题+含解析_第1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政治文档:题型专练8+引文类选择题+含解析_第2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政治文档:题型专练8+引文类选择题+含解析_第3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政治文档:题型专练8+引文类选择题+含解析_第4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政治文档:题型专练8+引文类选择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政治文档:题型专练8+引文类选择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题型专练八引文类选择题1•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简除烦苛,禁察非法”。这启示政府()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②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③接受人民监督坚持政务公开④重品行做表率主动确立权威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解析:“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简除烦苛,禁察非法”启示政府要依法行政;“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启示政府要接受人民监督,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应选;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应该坚持的工作态度,政府应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①错误,排除;④不是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排除。答案:B2.英国著名艺术理论家罗斯金

2、说,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屮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这说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③欣赏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是修身养性的最佳途径④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②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欣赏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有利于修身养性,但不能说这是修身养性的最佳途径,③不选;①④均正确切题。答案:C3.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与之

3、相对立的观点是()A.物是观念的集合B.吾心便是宇宙C.天地为万物之本D.存在就是被感知解析:休谟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A、B、D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排除;C为唯物主义观点,与休谟的观点相对立,入选。答案:C4.《华严经》曰:“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是()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③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Z屮,“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④世界的木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

4、悉丛生,无法而不造。”体现了一种唯心主义观点,①④与其哲理相同;②③是一种唯物主义观点。答案:C5•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①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②后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③前者進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④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A.①②B.

5、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说明物质是本原,意识依赖于物质,故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①符合题意;“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这种观点认为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认为人的精神是上帝创造的,属于客观唯心主狡,②正确;③④分析错误,选A。答案:A6.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屮总结出许多农谚:“天气新晴,是夜必霜,有闰之岁,节气近后,宜晚田”“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这些农谚体现的哲学道理有()①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并顺应自然条件②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

6、促进作用③农业生产要一切以时问、地点、条件为转移④农业生产是可以利用和改变规律为人类造福的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总结出的种植农谚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①③符合题意;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科学的理论起着促进作用,②是错误的;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改变,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答案:C7.《道德经》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圣人不能离开

7、实践见天道②物质决定意识,圣人不行而知是唯心主义观点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圣人可以不为而成④现代科技为圣人离开实践而知天下提供了条件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解析: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否认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据此可以得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圣人不能离开实践见天道,①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材料中不通过实践,就能知天下,知天道,反而行的越远,知道的就越少,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先验论,②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④说法错误,该观点都否认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排除。答案:B6.古人言:“为政贵在行”,“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

8、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