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卷 Word版含解析.docx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卷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14358

大小:650.2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5-01-06

上传者:老李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卷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卷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成都石室中学高2024届“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分封制是)“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但也有学者认为,(分封制)在地方分权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集权色彩。他会运用以下哪一史料()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在地方分权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集权色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规定,诸侯王在封国内享有军政大权,但集权会是周王命人掌管诸侯国的军事,反映对诸侯国内政的干预,D项正确;朝觐周王、向周王缴纳贡赋属于诸侯的义务,要求诸侯尽义务不属于对诸侯权力的侵夺和对诸侯国内政的干预,排除A项、C两项;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也即承认诸侯国君有营建都城的权利,给予帮助算不上侵犯诸侯王的权力和干预诸侯国内政,排除B项。故选D项。2.汉初儒家代表人物陆贾的《新语》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对陆贾的上述思想,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吸取了秦朝灭亡历史教训B.符合了西汉初年的生产实际C.不利于加强中央的集权统治D.契合了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答案】D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初中国。根据材料“故无为者乃有为也”可知,陆贾主张政治无为、发展生产,并非外儒内法,且外儒内法出现于汉武帝时期,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项正确;陆贾认为舜无为而天下大治,侧面反映了其对秦朝严刑峻法的批判,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政治无为符合汉初社会残破的现状,有助于恢复生产,发展经济,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无为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汉武帝时期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3.魏晋玄学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由此可见,魏晋玄学()A.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B.反映了国家的四分五裂C.体现了儒道的融合成果D.奠定了理学的思想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可知是指儒学伦理,“不应干涉或强求”符合道家强调顺应自然的思想,这体现出魏晋玄学将儒道两者结合在一起,C项正确;魏晋时期儒学仍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排除A项;从材料中无法推出国家的四分五裂,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理学是宋朝时期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排除D项。故选C项。4.白居易有诗云:“水市通阛阓(街市),烟村混舳舻。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亥日饶虾蟹,寅年足虎䝙。……堤喧簇贩夫。夜船论铺赁,春酒断瓶酤。”诗作反映出()A.民间市场商品丰富,较为兴盛B.市的设置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C.政府忽视民间商业活动的监管D.俞大娘航船规模大,获利丰厚【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代草市的规模不断扩大,从城里一直延伸到城外,各种各样的产品摆满其中,有水果、鱼、虾等,堤岸上来来往往的小贩和背景里的人声相互映衬,A项正确;市的设置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出现于宋朝,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政府忽视民间商业活动的监管”的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唐代商船中有所谓“俞大娘航船”,以规模宏大著称,水手多达数百人,船上可以长期居住,甲板上甚至有可种植的菜圃,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5.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 大一统王朝,疆域广大、民族众多、推进了新的民族融合。下列关于元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叙述正确的是()A.首次设立枢密院,主管军事机密及边防B.中央政权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管辖C.通过行省,实现对全国版图的全面治理D.实施了严厉的民族分化和民族压迫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材料“疆域广大、民族众多、推进了新的民族融合”和所学可知,元朝疆域广大、民族众多,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元朝,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开始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管辖,B项正确;宋朝已经设立枢密院主管军事,排除A项;除在地方设置行省外,还有中书省和宣政院辖地,排除C项;严厉的民族分化和民族压迫政策不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6.明人张燮记载:“东洋吕宋,地无他产,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自银钱外,无他携来,即有货亦无几。”据统计,1571年至1644年的74年间,西班牙由菲律宾输入中国的白银约4240万两,同一时期西班牙输入中国的白银约为明朝白银开采量的3倍。上述现象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表述有误的是()A.促进了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的发展B.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C.推动了城市的进一步繁荣和坊市分区制度开始瓦解D.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反向题。时空是:明朝中国。材料描述明朝后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情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经营横跨太平洋的贸易,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坊市分区制度瓦解是在宋朝时期,材料所述发生在明朝后期,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明朝后期,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白银大量流入为白银货币化创造了条件,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7.关于鸦片战争,有人认为,“自由贸易者背后的经济能力极其强大,无法遏制或阻挡”“如果在鸦片之外还有其他好的选择,比如说糖蜜或者大米,这场冲突就可能被称为糖蜜战争或者大米战争”。对于上述观点,认识准确的是()A.运用了自由贸易原则正确分析B.混淆了毒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C.揭示出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D.论证了英国发动战争的偶然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如果在鸦片之外还有其他好的选择,比如说糖蜜或者大米,这场冲突就可能被称为糖蜜战争或者大米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将鸦片贸易与一般商品等同,混淆了毒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B项正确;根据材料“自由贸易者背后的经济能力极其强大,无法遏制或阻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学者将鸦片战争归因于贸易自由。忽视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没有正确运用了自由贸易的原则,排除A项;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市场,进行商品输出,而非维护贸易自由,排除C项;英国发动战争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进行商品输出,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其具有必然性,排除D项。故选B项。8.1915年5月22日,《申报》刊登了一则上海中国明明眼镜公司的声明:“近有丧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营业失败,侮蔑本公司货物,谓贩自日本,实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也……不独本公司无丝毫日货,即中国全国眼镜界上,吾亦敢断言绝无丝毫日货混杂其间。”该现象出现主要因为()A.中日两国外交关系恶化B.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C.民族企业内耗现象严重D.袁世凯对外卖国求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5年(中国)。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915年1月,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全国掀起“抵制日货”运动,反对袁世凯卖国求荣,D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抵制日货,没有体现外交关系的变化信息,排除A项;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抵制日货,而非民族企业内耗,排除C项。故选D项。9.在中央苏区,俱乐部是以政治动员为目标,进行政治文化学习与文娱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1933年的统计显示,苏区乡村共有俱乐部1917个,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近10万人,城镇中俱乐部更加普遍。据此可知,该时期的俱乐部活动()A.冲破了苏联道路的束缚B.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C.适应了革命形势的发展D.提升了人们的身体素质【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到偏远农村地区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需要宣传革命思想,发动民众积极参与。俱乐部思想性强、生动活泼,乡村民众参与度高,在土地革命斗争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革命、动员群众的作用,适应了革命形势的发展,C项正确;题干材料信息主要表述俱乐部的功能和规模,而未显示是否学习或者冲破苏联道路,排除A项;1927年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与材料时空不符,排除B项;题干材料信息主要表述俱乐部的功能和规模,而未显示提升了人们的身体素质,并且没有体现了这时期的俱乐部活动的效果,排除D项。故选C项。10.如图新年画(上联:合作社帮助买花买车买机子;下联:妇女们变工自纺自织自己穿;横批:合作社)表现了当时陕甘宁边区()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特点B.对手工业进行所有制改造C.革命动员与妇女生活结合D.妇女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为适应抗战的需要,开展大生产运动,组织合作社,将革命动员与妇女生活结合起来,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在边区成立合作社,没有体现小农经济特点,排除A项;对手工业进行所有制改造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建立合作社,没有描述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11.从1992年初开始,国有企业逐步打破长期存在的“铁饭碗”,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逐步打破长期存在的企业干部终身制,实行企业管理人员的聘任制;逐步打破长期存在的“大锅饭”,形成个人收益与企业效益相互挂钩并相互约束的新机制。这反映了() A.国有企业改革面向市场B.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现代企业制度得以确立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2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打破了“铁饭碗”和“大锅饭”,实行合同制,管理人员聘任制,个人收益与企业效益相互挂钩,这反映了国企改革面向市场的特点,A项正确;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排除B项;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排除C项;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2.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历史资料数据库相继建立。有学者认为,“大数据使历史资料利用产生革命性变革”,历史研究进入“e-考据”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史料运用的原则B.数字化史料丰富了史学家的研究内容C.历史资料数字化提高了史料利用效率D.“e-考据”指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结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各种类型的历史资料数据库相继建立”、“大数据使历史资料利用产生革命性变革”可知,数字化史料可以通过大数据将史料分类,数字化文献检索可以使史料的搜集极其快捷,而且相对完备,可以快速检索到大量资料,由此可见,历史资料数字化丰富了史学家的研究手段,提高了史料利用效率,C项正确;大数据可以使历史资料共享,提高了利用率,但并不是变革史料运用的原则,史料运用仍然要坚持孤证不立、无征不信、实事求是等原则,排除A项;历史资料数字化丰富了史学家的研究手段,而不是研究内容,排除B项;“e-考据”指的是充分利用电子资源进行考据的方法,是信息技术和历史考据的结合,并非是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结合,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13.中国不仅是一个陆地大国,还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都让我们引以为豪。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一个海洋大国,但在古代未形成清晰完整的海权意识。清朝前期,被誉为“认识海疆形势第一人”的将军施琅认为,“天下东南之形势,在海而不在陆。陆地之为患也有形,易于消弭;海外之藏奸也莫测,当思杜渐”。康熙帝囿于满汉大防,未有效关注。雍正帝一改明代弃守沿海岛屿政策,建立岛屿与海岸并重的全面防御体制。在此基础上,乾隆帝坚持海防重于通商的指导思想,将与西洋贸易由四口减为一口。鸦片战争后,一些有识之士深感海防危机,萌发建立外海水军的近代国防思想。1907年,日本人侵入我国东沙岛,在中国方面据理抗争交涉下,最终收回了东沙岛,在收的同时,清政府“书立碑记,以保海权而重领土”,并拟定了开发和经营的办法。——摘编自王秀英《近代中国海权意识的觉醒》材料二相对于“海权”,海防一词更符合中国“和而不同”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传统海防观相比,现代海防的内涵也更丰富,海防职能、范围、难度,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的联系更密切。建国之初,无论是肃清沿海岛屿上的国民党残军,还是解放海南岛、收复台湾都需要加快海军建设,更新舰艇装备。对此,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了大力支持。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我国战略中心转向朝鲜半岛,1953年,按中苏协定,中国从苏联购得舰艇共137艘,并迅速具备了自行装配制造海军舰艇的工业能力。1958年8月,毛泽东在北戴河召开会议,研究领海线的相关问题。在充分听取意见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最终决定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1982年公布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规定“各国有权确定不超过12海里的领海”。——改编自刘征鲁《毛泽东心系海军建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海防观念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现代海防观念形成的因素。【答案】13.变化:从传统陆防观念到初具海防观念;从不清晰、不关注到越来越重视;从弃守海岛到岛屿、海岸并重防御再到建立外海水军防御;从只重海防不重通商到重海防也重海洋开发。原因:近代侵略者主要从海上而来;鸦片战争的失败让国人认识到近代海军的重要性;由于赔款等原因,国家财政经济出现困难;西方近代海洋观念的影响。14.因素:政治: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经济:随着经济恢复和发展,国家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发展海洋经济的需要;外交:“一边倒”方针影响下,我们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和帮助;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敌视,给新中国带来巨大压力。文化:“和而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传统海洋观念的发展更新。【解析】【小问1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一“雍正帝一改明代弃守沿海岛屿政策,建立岛屿与海岸并重的全面防御体制”可知,从传统陆防观念到初具海防观念;根据材料一“一些有识之士深感海防危机,萌发建立外海水军的近代国防思想”可知,从不清晰、不关注到越来越重视;根据材料一“书立碑记,以保海权而重领土”可知,从弃守海岛到岛屿、海岸并重防御再到建立外海水军防御;根据材料一“拟定了开发和经营的办法”可知,从只重海防不重通商到重海防也重海洋开发。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鸦片战争”并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侵略者主要从海上而来,鸦片战争的失败让国人认识到近代海军的重要性;结合所学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相关知识可知,由于赔款等原因,国家财政经济出现困难;结合所学西学的传播的相关知识可知,西方近代海洋观念的影响。【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政治方面:根据材料二“建国之初”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地位的提高;根据材料二“对此,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了大力支持”可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根据材料二“建国之初,无论是肃清沿海岛屿上的国民党残军,还是解放海南岛、收复台湾都需要加快海军建设,更新舰艇装备”可知,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经济方面:根据材料二“迅速具备了自行装配制造海军舰艇的工业能力”可知,随着经济恢复和发展,国家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结合所学可知,发展海洋经济的需要。外交方面:根据材料二“按中苏协定,中国从苏联购得舰艇共137艘”可知,“一边倒”方针影响下,我们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和帮助;根据材料二“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我国战略中心转向朝鲜半岛”可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敌视,给新中国带来巨大压力。文化方面:根据材料二“‘和而不同’传统文化”可知,“和而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根据材料二“与传统海防观相比,现代海防的内涵也更丰富,海防职能、范围、难度,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的联系更密切”可知,传统海洋观念的发展更新。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1:1912年,被警察剪辫子的山西农民图2:1947年,抢购黄金的上海市民 图3:50年代末,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图4:1977年冬,参加高考的考生照片是触摸历史脉搏、感受生命温度的媒介。围绕“历史中的人”,提取以上一到两幅照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示例1】论题:照片定格了人在历史中的瞬间,是历史研究的第一手史料。阐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实现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变,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包括剪辫易服、移风易俗的措施,推动中国的近代化。图1照片定格在山西农民被剪去发辫的瞬间,正是民国初年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1946年,蒋介石挑起内战,1947年,国民政府响滥发纸币,实施恶性通胀政策,致使物价飞涨,国统区人民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图3上海市民为维持生计,抢购黄金的情景,反映了国统区经济已陷入困境;50年代末,在外部形势逐渐紧张、党内“左”倾思想的影响下,国家发动了“大跃进”运动。虽然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经济建设的客观实际,但极大地激发了工人阶级建设国家的热情。图3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正是在当时国家建设的浪潮中涌现的劳动模范;1977年,随着中国历史命运的转折(文革结束)国家恢复高考,中国的教育事业走向复兴,图4是1977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反映了中国恢复高考制度的教育改革。综上所述,照片为我们研究历史事件、人物提供一手史料,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示例2】论题:历史照片折射出,国运与人生息息相关。阐述:照片属于珍贵的第一手史料,透过照片,可以了解历史,可以感悟国运与人生的休戚相关。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实现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变,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包括剪辫易服、移风易俗的措施,推动中国的近代化。图1照片中的农民感受到是巨变带给自己的变化——从清朝的臣民变成了民国的公民;1946年,蒋介石挑起内战,1947年,国民政府响滥发纸币,实施恶性通胀政策,致使物价飞涨,国统区人民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图2中的上海市民们正是受害者之一。他们不得不去银号去抢购黄金,以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1977年,随着中国历史命运的转折(文革结束)国家恢复高考,中国的教育事业走向复兴,图4中参加高考的考生,在改变自身命运的同时也改变了国家命运,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选2-3幅图作答)综上所述,照片是历史的视窗,凝结着厚重的历史岁月,折射出国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类,时空是近现代中国。首先,分析材料内容,图片一是民国建立后,农民被剪去辫子,图片二是解放战争时期,通货膨胀严重,上海市民抢购黄金,图片三是“铁人”王进喜与大庆油田,图片四是1977年恢复高考,围绕“历史中的人”,提取以上一到两幅照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注意要选择自己熟悉且容易论证的,论题要具体、明确。结合这些照片与史实的联系可得出照片定格了人在历史中的瞬间,是历史研究的第一手史料或历史照片折射出,国运与人生息息相关。其次,结合民国建立、剪辫易服、移风易俗、内战爆发、社会主义建设、恢复高考、教育复兴等相关史实,对论题进行论证。要注意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紧扣论题。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每科按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每科所答第一题评分。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01年1月,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新政上谕,宣布新政变法开始。4月,清廷催促各省督抚大臣“迅速条议具奏,勿再延逾观望”。7月,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会奏,连上三折,此即《江楚会奏变三折》。第一折关于教育改革,涉及建立近代学校教育体制、变革科举制度、奖劝游学等内容;第二折关于政治改革,大致包含改善用人行政政策、清除吏治腐败、改良司法、革除弊政等方面;第三折关于军事与经济改革,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以实现国家富强,内容包括用西法练兵,学习西方近代农业技术,改良农业,发展工业等。江楚会奏的变法方案对清末的改革拟订了详细规划,得到朝廷嘉许并予以采纳。清末新政正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据《张文襄公全集》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江楚会奏”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江楚会奏”变法方案的特点。【答案】15.背景:戊戌政变后,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把持朝政;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内革命形势日益高涨;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力式微;16.特点:中央和地方势力联合推动;以富国强兵为目的;措施较为系统及详细;与戊戌变法的内容相似;指导思想未超越“中体西用”的范畴(或未涉及政体方面的变革)。【解析】【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末(中国)。据材料“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新政上谕,宣布新政变法开始”和所学可知,戊戌政变后,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把持朝政;据材料“1901年1月”时间信息和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内革命形势日益高涨;据材料“清廷催促各省督抚大臣‘迅速条议具奏,勿再延逾观望’”和合所学可知,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力式微;【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末(中国)。据材料“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新政上谕,宣布新政变法开始……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会奏,连上三折,此即《江楚会奏变三折》”和所学可得出,中央和地方势力联合推动;据材料“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以实现国家富强”和所学可得出,以富国强兵为目的;据材料“江楚会奏的变法方案对清末的改革拟订了详细规划”和所学可得出,措施较为系统及详细;据材料“第一折关于教育改革,涉及建立近代学校教育体制、变革科举制度、奖劝游学等内容;第二折关于政治改革,大致包含改善用人行政政策、清除吏治腐败、改良司法、革除弊政等方面;第三折关于军事与经济改革,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以实现国家富强,内容包括用西法练兵,学习西方近代农业技术,改良农业,发展工业等”和所学可得出,与戊戌变法的内容相似;据所学可得出,指导思想未超越“中体西用”的范畴(或未涉及政体方面的变革)。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85年,江泽民出任上海市市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1987年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全力促进上海的改革发展稳定。他领导制订上海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提出在20世纪末把上海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方针。他积极支持开发开放浦东,强调要把浦东建设成为国际化、枢纽化、现代化的世界一流的新市区。为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实现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他倡导建立了民主党派双月座谈会、新闻界理论界双月座谈会等制度。他注重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建立了重大工程决策专家论证制度。为了扩大上海对外开放,他提出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互惠互利、长远考虑的发展对外经济交流的四项原则。……1989年6月,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摘编自《江泽民伟大光辉的一生》,新华社北京(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江泽民同志改革发展上海举措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江泽民同志的举措中体现了哪些精神?【答案】16.依据:上海拥有地理优势、经济优势,但发展面临困难;国家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新的经济体制转变(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对党的建设(或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西方和平演变影响下,国际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第三次科技革命突显科技创新的作用。17.精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奉献精神;立足实际,发展上海的实事求是精神;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团结精神;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解析】 【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现代。据材料“1987年”结合当时国际国内的形势和当时上海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首先从上海本身来说,上海拥有地理优势、经济优势,但发展面临困难;其次从当时国内形势来说,国家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新的经济体制转变(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对党的建设(或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有了更深的认识;最后从当时的国际形势来说,在西方和平演变影响下,国际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第三次科技革命突显科技创新的作用。【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现代。据材料“全力促进上海的改革发展稳定。他领导制订上海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可知,立足实际,发展上海的实事求是精神;据材料“注重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建立了重大工程决策专家论证制度”可知,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据材料“为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实现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他倡导建立了民主党派双月座谈会、新闻界理论界双月座谈会等制度”可知,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团结精神;据材料“为了扩大上海对外开放,他提出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互惠互利、长远考虑的发展对外经济交流的四项原则”可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奉献精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