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111730
大小:369.00 KB
页数:140页
时间:2019-09-08
《中国传统文化第四讲三、老子与先秦道家的几个学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道家的主要思想佛、道、儒号称中国古代的“三教”。道家是一个大派别,其核心是以“道”为本,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法自然”,主张自然无为;轻物重生。先秦道家主要分为老子学派、杨朱学派、列子学派、庄子学派及黄老学派等。(一).老子及其学说春秋末期人,在先秦古籍里,通称老聃《史记》载为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汉族人,与孔子同时期而年稍长于孔子。有人说又称老聃。《说文》解释说,“聃,耳曼也。”老子曾担任过东周“守藏室之史”或“柱下史”,(周文王时,被召为守藏史。武士、成王时又为柱下史。昭王时,去官归隐。
2、)即负责保管文献资料、记录历史事件的官吏,所以有人说他是国立图书馆馆长或档案局长。他了解天道和礼法,具有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生的丰富知识。据说孔子曾到洛阳向他请教过有关“礼”的知识。现在洛阳还有一个“问礼巷”。“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而上云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孔子比老子为龙,正是取龙所具有的神变能通、超然高洁、令人难以把握的特点。见了老子之后,孔子被老子通达睿智的思想、深不可测的学识和不浊于世的品格深深地折报
3、了,以至于张口结舌,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口张而不能嗋”)。孔子感到了自己学识的不足。孔子曾周游列国,见识的人也不可谓不多,而且孔子一向是强调要“知人”的,可见过大世面的孔子在面对老子这位智者时,却感到难于把握对方,老子根本不是那种一眼就能望到底的人。高深莫测,变化无形,难怪孔子不知用什么办法来把握他,以致茫然不知所措了。老子比孔子为凤,大概有两种含义:其一是称赞孔子为人之高贵圣洁,出类拔萃;其二是说他师表既佳,弟子满堂,“右智左贤”,孔子像百鸟之王的凤凰一样,率领着诸位贤弟子。老子是在孔子向他介绍自己的几位弟子时
4、说这番话的,他一语双关,对孔门的老师和学生都作了褒扬,反映了这位德高望众的长者对于孔子这位有影响的教育家的尊重、敬仰和赞扬。昭王23年,骑着青牛,准备过函谷关而去。关令尹喜知道后,特来求道。老子见他很虔诚,便留下五千真言,这就是后世传诵的《道德经》。因这五千言,他成为位居三清的大神仙,被奉为道教的祖师。牛、马都是当时用于牵车的牲畜,神仙家为什么要说老子乘牛车而不是乘马车出关呢?其中不无寓意。牛是一种性情温和、柔顺服从的动物,且有忍辱负重、坚韧不拨的特点。《易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
5、载物。”这是乾、坤两卦所体现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汉代人以马来比喻乾卦,以牛来比喻坤卦,他们以马和牛的品格来表达乾健、坤顺的特点。马所代表的乾卦所生发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合乎孜孜不倦地入世进取的儒家的特点。牛所代表的坤卦所生发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则合乎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思想主旨。所以后世附会者编造老子乘牛的神话,应该说是“用心良苦”,有其深意的。老子为何乘青牛,而不乘黄牛、黑牛、白牛或其它什么颜色的牛?这或许与古代神仙家或占星家的五星占有关。在太阳系中,绕日公转的较大的行星
6、,除地球外,尚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古人将五星分别看作是五行的精灵或五帝之子。五帝即青帝、白帝、赤帝、黑帝、黄帝。“天有五帝,五星为之使。”(《唐开元占经》卷十八引《春秋纬》)“五星者,天之五佐。”(《史记?天官书》)“五星者,五行之精也,五帝之子,天之使者,行于列舍,以司无道之国。”(《唐开元占经》卷十八引《荆州占》)“列舍”指二十八星宿。。五星还被用来分别象征五方、五帝、五事等神灵和事物。其中,木星(亦称岁星)是东方青帝的使者。“青”,主春,木德,代表了东方。老子自周入秦,向西而行,来自东方,后世人
7、称“东方圣人”,用青色正可取其象征东方之意这样一来,“青牛”象征着一位来自东方文明地区的文化使者,带着他的崇尚阴柔之德的智慧,隐向尚未开化的西方。这与后世的另一种附会“老子化胡说”倒很是是益彰。1.矛盾论与辩证法首先,他认识到世界上的事物中包含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他提出了一系列矛盾概念。如:大小、高下、前后、生死、难易、进退、正反、强弱、兴废、贵贱、有无等。矛盾对立的各种概念,是贯穿于老子思想的基本框架。其次,他又认识到这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
8、声相和,前后相随。”“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同时他认为,矛盾的双方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可见,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是普遍现象。老子还认识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即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变化,事物一旦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的道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变化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