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老子》简介

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老子》简介

ID:21367069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1

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老子》简介_第1页
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老子》简介_第2页
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老子》简介_第3页
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老子》简介_第4页
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老子》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老子》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老子》简介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老子》简介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老子》简介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老子》简介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老子》简介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老子》简介  《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因此后人作了许多注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老子》简介,欢迎阅读。  《老子》简介  《老子》是用韵文写成的道家哲学著作。书分为八十一章,上下两篇,即《道篇》和《德篇》。因其后来被尊为道教经典,故又称《道德经》。  《老子》书中最高的哲学范畴是“道”。道看不见摸不着,和具体物不同。他

2、认为,具体物是有对立的,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恶,“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而道是无对立的,“混而为一”。万物都有生有灭,是“不常”,而道是“常”,是永恒存在的。老子反对人们争强好胜。他认为具体的事物都要向反面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与民生息”的政策,把老子的“无为”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知道思想。后来,汉武帝重视儒学,黄老思想地位下降。  从汉初崇尚黄老思想之后,历代对《老子》的研究和注释很多。注释本有六七百种之多,近现代则有朱谦之的《老子校释》、高亨《老子正诂》、任继愈《

3、老子今译》和《老子新译》。《老子》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被译成了多种文字。  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

4、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自立。晋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为敬王。这次内战达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握的图书亦被带走。于是,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形势的变化,使老子的地位发生变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转变,由守礼转向反礼。  老子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后来,他西行去秦国

5、。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后来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  《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因此后人作了许多注解。最通行的有西汉时道学家河上公(姓名不详)

6、注,三国时魏国哲学家王弼注,还有清朝时魏源的《老子本义》,等等。下面我们就通过《老子》这本书,来了解老子的哲学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

7、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  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养着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贵重,不是有谁给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产生天地,德畜养万物,长育万物,成熟万物,覆盖万物。他说:”道生之

8、,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第五十一章》)这样,老子遂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摧毁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论的基础。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观,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认了鬼神的威灵。当然,老子的”道论”刚从传统的宗教解放出来,还未能完全摆脱宗教的影响;他的自然决定论,使人完全听命于自然,轻视了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