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指导课基本模式A[1]

习作指导课基本模式A[1]

ID:42105623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8

习作指导课基本模式A[1]_第1页
习作指导课基本模式A[1]_第2页
习作指导课基本模式A[1]_第3页
习作指导课基本模式A[1]_第4页
资源描述:

《习作指导课基本模式A[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习作指导课基本模式习作指导课基本流程:创设情境,引入习作一一目标牵引,自读自悟——精心选材,指导构思——小组合作,口由表达——学生习作,师巡指导——精雕细琢,品读评价。课堂程序:一:创设情境,引入习作在这环节我们可以从学生们授熟悉的生活和最喜欢的活动入手,以最能引发学主参与兴趣的方式入手去创设情境,引入习作,从而激活学生的写作参与愿望。二、目标牵引,自读自悟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出示习作要求,引导学生明确习作要求。我们耍注意引导学生,教给学生方法,自行理解习作要求,培养学生理解归纳能力。三、精心选材,指导构思(梳理课

2、例,回归方法)根据习作要求,结合学牛课而收集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写作指导。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如何选材,选好材料后如何剪裁安排材料去写、如何更好的完成习作要求。语文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单元主题、都有单元训练重点。以单元训练主题带动读写结合。例如四年级的笫二单元,它的读写训练点就是(1)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感悟人物形象。(2)细观察、勤练笔。所以我们的老师要根据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用心的教好每一篇课文。结合每一篇课文,结合单元的大作文,根据课文的特点,有目的的多个突破,降低难度,分层指

3、导,这样分层承担,使学牛:真切地感受到如何写好人物,将难点分散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屮(一课一练一侧重,)在习作上加以梳理,冋归方法,写作难点自然迎刃而解。四、小组合作,H由表达1、小组交流。在组内就某个人的习作打算进行交流,组内其他人认真听,可以提问,多问几个“怎么样”或是为什么,也可以说自己的收获和建议。2、全班交流。师牛共同探讨如何将此次习作完成的更精彩。五、学生习作,师巡指导。六、精雕细琢,品读评价(找1——2人即可,从修改点评中再次明确习作要求。)在此环节中,还可以加入教师的下水文,让学生从中有所收获。注意

4、:1、在指导课中要着力突出你想训练什么。2、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因此要重视习作材料的准备,用自己积累的内容写。3、重视语言形式的指导(把内容与形式结合起来)4、教师重视下水文指导,但出示的时机不要太早。小学语文精读课文新授课的教学模式新授课的教学流程:激趣导课,揭示课题——口标牵引,口学自悟一一合作探究,解读文本——练学跟进、拓展应用——畅谈收获、枳分评优。一、激趣导课,揭示课题。导课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间接导课,二是直接导课。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帖课题。导入法英导入要和教

5、学内容冇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梨和衬托;游戏导入法可以和教学内容无关,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牛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捉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说明:教学中采用哪种导入方式,要结合教学内容而定,切忌生搬硬套。二、目标牵引,自学自悟。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初读课文,畅谈收获”环节,初读的口的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课文的内容能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山初读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需要经历以下儿个环节:(1)读课文,找生字,指导学生识字、写

6、字。(2)读课文,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流利、通顺。(3)谈收获,提问题,初步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说明:第一,(1)环节屮要讣学牛通过初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新诃,通过借助拼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正确认读生字新词,了解部分生字新词的意思;还要根据课文篇幅的长短、生字新词的多少适当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指导写字的坏节;检查学牛识字情况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第二,(2)环节要体现出“过程性和指导性”地有机结合,教师在检查学生读廿时不能停留在学生读完全文后纠正“字音对错和通顺不通顺”」:,应让学生按自

7、然段玄•读,在学生读地过程中,教师以及学生应注意倾听读者的读书情况,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遇到难读的句子或长句子教师要通过范读指导学牛将句子读通顺流利。笫三,(3)坏节主要是验证学牛读书的效果。这一环节重在鼓励学生积极谈收获,敢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学生的收获,可以是对字词旬的理解,可以是对教学内容的感悟等,教师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课文的要点及主要内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是不懂的词句,可以是対内容的困惑等等。学牛的收获如果能触及到课文的主旨教师耍及时进行提炼板帖;学生的问题如果非常简单可当时解决,如果

8、能提岀有价值的问题则要板书出以待示续解决;如果学生提不岀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则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该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收获和问题,以便顺学而导,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热。此外才该环节还要注意年级特点:低年级侧重引导学住有提出问题的兴趣、能够发现问题和敢于捉岀问题;屮、高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善于提问,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第四,(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