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

ID:42055808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7

高血压病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_第1页
高血压病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_第2页
高血压病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_第3页
高血压病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_第4页
高血压病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病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血压病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多发病,高血压在我国的患病率据1991年第三次全国抽样普查结果15岁以上城乡自然人口中为11.26%,目前我国每年新发高血压病人300万。高血斥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并发心、脑、肾、眼等病变。尤其是脑卒中,严重者死亡,生存者半数形成残废,造成沉重的社会及家庭负担。要使高血压的患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就应从高血压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抓起,普遍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一、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1•体重与血压的关系许多研究儿乎一致证明超重和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在一个时期内体重增长快的个体其血压增高也快,减轻体

2、重可以使血压下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是止常体重者2〜6倍。研究认为肥胖时往往有高胰岛索血症,可导致钠潴留。超匝者往往进食热量过高,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2•膳食因素与血压的关系目前我国膳食普遍存在的主耍问题是高钠盐、低钾、低钙和旦白质的质量差。人体如摄入过多的钠,造成体内水与钠潴留,导致血管平滑肌肿胀,管腔变细,血管阻力增加,同时血容量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膳食中钾和钙不足可促使血压升高,另外据调查显示经常饮酒超过一定限度者可致血压升高。3•精神因素与血压的关系精神紧张,情绪创伤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精神长期紧张和过度疲劳可使大脑皮质功能紊乱

3、,刺激血管运动中枢,使小动脉张力提高,导致血压上升。4.其它高血压的发病还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二、高血压病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1.合理膳食的健康教育(1)限盐饮食我国人群每日平均摄钠量折合成盐7—20g,减盐的目标要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天每人5g以下。在我国长期吃盐比较高的地区可以分步骤逐步减,使群众有个适应过程。如北方H摄盐量在15g以上的地区,第一步先减至每天10g,习惯后减至7g最后达到5g。(2)增加钾在限盐的同时增加钾,低钾的原因是新鲜蔬菜、水果少,品种单调,全国营养学会建议每人每月吃蔬菜12kg(相当于每天400g),水果每月1kg(相

4、当于每天33g),在量上达到这个目标,对预防高血压将是有益的。(1)增加钙钙不仅与血压有关,还与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等有密切关系,我国膳食钙低于西方国家,主要原因是我国膳食屮动物食物,尤其是奶及副晶少。每100g牛奶可供给钙120mg,而100g谷类只能供给钙10—30mg,因此在有条件的地区应捉倡饮牛奶作为增加钙的•种手段,除奶类外还可取自豆类及新鲜蔬菜。(2)增加优质蛋白优质蛋白质一般指动物蛋白质,冃前我国膳食中动物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8%,蛋白质的质左和咼血压脑卒中发病率咼有关。据我国目前情况,适当增加膳食中的优质蛋白质不但可增强人民体质,而且从预防

5、高血压脑卒中的角度也是必要的,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我国成人每月每人摄入谷类14kg,薯类3kg,蛋类lkg、肉类1.5kg.鱼类500g,若能做到这个数量和比例,我国蛋白质的量和质将有所提高。此外提倡以植物油为主的食用油,减少含饱和脂肪较多的肥肉或肉类制品。1.防止超重和肥胖的健康教育超重和肥胖不是单纯的营养问题,因除遗传因素外,它还取决于机体摄入热量和消耗能量的不平衡,因此防止超重和肥胖至少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防止从膳食中摄入过多的热量,减少食物中含热量多的成份如脂肪、精制糖、糕点等还要适当控制主要谷类的进食量。二是增加体育活动。坚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有助于改善心血管机

6、能,有益于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3•减少饮酒或戒酒的健康教育酒精已被公认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青年人不要养成嗜酒的习惯,已有饮酒习惯的中年人要限制及减少饮酒量,每天最多不应超过一两白酒,已有高血压危险倾向的人如有家族史和超重肥胖者均应坚决戒酒。3•从儿童时期开始健康教育许多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习惯都是早年养成的如嗜盐饮食,喜吃糖果、零食、饮酒、抽烟等,还有情绪因素(任性或颓丧)这些与血压水平偏高呈显著相关,因此我们对儿童青少年要更多的注重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培养体育爱好,进行心理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这是最佳的高血压病一级预防措施。4•心理健康教育在紧张的

7、生活、工作之余应学会放松精神,应用“松弛”方法如:练气功、打太极拳、散步、做广播操等,这样使大脑得到休息,有助于减轻心理社会因素对血压的影响。另外,烟对人体的危害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已有高血压的患者应禁烟,起码要逐渐减少用量,至完全戒除,千万不应以抽烟的方式来求得精神放松。高血压病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须深入基层,而向群众,做到防患于未然。我国是人口大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的增长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社会卫生问题,而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关键是预防高血压,对此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菜园社区卫生服务站20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