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课堂的语言更有“科学味”

让科学课堂的语言更有“科学味”

ID:42019631

大小:38.2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6

让科学课堂的语言更有“科学味”_第1页
让科学课堂的语言更有“科学味”_第2页
让科学课堂的语言更有“科学味”_第3页
让科学课堂的语言更有“科学味”_第4页
资源描述:

《让科学课堂的语言更有“科学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科学课堂的语言更有“科学味”山丹县位奇中心小学王永林高希琴内容摘要:新课程教学改革将科学成为一门大课,为了让孩子真正体验科学精神,培养科学兴趣,教师一定要有明确的科学意识,让科学课多点科学味。而创设科学的学习环境,形成科学的教学示范,养成科学的合作协调心态是首当其冲的有效做法。关键词:科学味示范合作协调科学课要上出“科学味”,既要有科学课的结构、科学课的层次、科学课的活动设计,更要有科学课的语言,即科学课的语言也要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恰当的科学概念让描述更准确描述是观察活动的要素之一,没有描述的观察只是感官的刺激而无思维的加工。在描述的过程中应该力求真实、准确、详实,恰当的科学概念,

2、可以让描述更准确、直接。比如学生在学了《导体和绝缘体》后,在研究各种材料的特性时,描述金属、塑料、纸片、木头等材料的不同点,要引导学生说出这些材料的“导电性”或者“绝缘性”不同,而不应该仅仅让学生说出金属容易导电,塑料、纸片、木头不容易导电。比如对'‘溶解”的描述。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感到学生对溶解现象往往描述得不到位,不能正确地解释物质在水里是否溶解。其实溶解的两个本质特征是“变成微粒”和“均匀分布”,如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这种现象,并能用科学概念描述出来。我选择的材料是高猛酸钾。高锚酸钾在水里搅拌后“慢慢地化了”、“水都变紫了”,这是学生对溶解的初步认识,而要达到“高猛酸钾在水里变成

3、了肉眼看不到的极小极小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的目标,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通过观察活动,引导学生对高猛酸钾的小颗粒在溶解前后的体积进行比较,思考它们在水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想象它们变得多小?学生就会这样描述「小得看不见了,小到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程度。”这样的描述表明他们对微粒的认识已经接近教学目标了。同样的,通过进一步的引导观察,学生从水都是红色而且深浅一致得出了这些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的结论。可以说,学生对溶解的理解就是对两个关键特征“微粒”和“均匀分布”的理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观察、比较,不断地修正、发展,逐步形成了溶解的概念。科学概念能更准确地反映科学事实,科学概念

4、有别于日常用语,它比日常用语更具科学性、专业性、逻辑性,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独有的魅力。二、符合逻辑的语言让推理更严密案例:磁铁的两端吸铁能力较强,中间部分吸铁能力较弱。教学情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研究条形磁铁各个部分的吸铁师:你们小组实验后有什么发现?能力的情况,观察各个部分吸起的大头针的数量。实验后师生交流。生:磁铁的两端吸的大头针多,中间的地方吸不住。其他小组观察到的是不是也是这样?生:齐说是。师:看到这个现象,你们会怎样解释?生1:磁铁的两端吸铁能力强,中间部分没有吸铁能力。生2:我认为磁铁的两端吸铁能力较强,中间部分吸铁能力较弱。师:你同意哪个观点呢?说说理由。生:我们发现,当

5、把大头针放在磁铁中间的时候,感觉也有一点吸力,只不过这个力太小了,没有把一个大头针给吸起来,所以说吸引力是有的,应该用“中间部分吸铁能力较弱”比较科学。师:大家赞成这个观点吗?学生一致认为应该这样表述“磁铁的两端吸铁能力较强,中间部分吸铁能力较弱”。语言要符合逻辑,必须要使其内容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必须根据思维的逻辑准确运用概念,恰当地作出判断。在实验过程中,虽然磁铁的中间部分的确没有吸起大头针,但是并不能说明中间部分没有吸引力,学生可能会思考,假设换成一个很轻很小的铁一类的物质,=J也许还真的能吸起来呢。教师在师生互动交流中,要抓住课堂中闪现的带有共性的、关键性的、能揭示科学概念的问题

6、,“层层剥笋”,在重点处做文章,让实验现象与科学概念之间的推理过程更科学,符合逻辑。三、借助生活化的语言让概念更直观案例:电路知识中涉及到的串联、并联电路,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对串联电路容易连接,也容易理解,如果把并联电路混在一起,理解起来可能就有点吃力,因此,学会辨别两种电路的不同特点,我建议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屏幕上出现了两种电路的连接图。师:如果串联电路中的某个小灯泡拿调或者灯丝断了,另外一个小灯泡还会亮吗?学生猜测后实验,证实另外一个小灯泡不会亮。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串联电路的特点吗?生1:串联电路中,某个小灯泡坏了,另一个小灯泡不管好坏,都不亮。生2:我感觉

7、他们就像一对兄弟,利益互相扯在一起,不分你我。生3:我用“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来概括。(学生自发鼓掌)在分析并联电路时,我继续问学生,如果并联电路中的某个小灯泡拿调或者灯丝断了,另外一个小灯泡还会亮吗?学生猜测、畅所欲言,一发不可收拾,经实验验证后交流。生1:我用“有福同享,有难不同当”来概括。生2:我用“井水不犯河水”概括。生3:我用“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概括。学生的这番话,让我感到格外惊喜,他们也听得乐呵呵的,与其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