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09614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6
《高二历史必修三岳麓版集体备课4、5课周教案_图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二集体备课周教案备课组:高二历史时间:2016年10月19口周三第七节屮心发言人:王晖课题:备课周教学内容第4课宋明理学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教学、学习目标研究:(备课标)1、大纲或考试说明要求2、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二次备课:紧扣教学大纲,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紧密联系宋明清吋期的时代特征。课标要求: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教学目标:第四课: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
2、力。二、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桑前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第五课:一、知识与能力1、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概括并理解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正确评价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四个
3、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了解并掌握经世致用的内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影响;了解并掌握“工商皆本”思想产生的背景。了解并掌握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内容、影响。2、比较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分析、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史实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了解经世致用的含义。学会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评价。学会正确评价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认识进步思想家们反封建思想和经世致用思想,培养学生立足现实、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思想观念。通过对“亡国”、“亡天下”内涵的区分,激发
4、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研究分析:(备教材)前后知识联系、区别、研究分析;知识网络、体系研究分析二次备课:对程朱理学的内容、途径做重点讲解。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并没有突破儒家思想的范畴。教学重难点:第四课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教学重难点:第五课重点: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及评价。难点: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背景。三、备学生1、学生对木部分内容的困惑、疑难预测(指新授课、复习课)2、学生对本次备课题目中做的情况预测(指讲评课、习题课)3、教学定
5、位、边缘生情况分析。二次备课:学生对明末清初三大家的思想理解不透,需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做重点讲解。学情分析:第四课学牛在文化史的基础比较薄弱,木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准确把握朱熹、王阳明的思想内涵,重点放在理学产生的背景和社会影响方面。解释清楚基本概念:如“理”,“格物致知”,“心学”等。对理学的评价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情分析:第五课木节课知识学生初中阶级基木上没有接触过,学牛对理论思想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低,为此本节教学应将课本内容通俗化、简单化。使其更贴近学生。四、教法、学法研究:(备教法、学法)1、指教材内容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导学预习;学生合作学习,互助探究,教师点拨讲解;
6、当堂训练、当堂测试等方面的处理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边讲边练3、教师点拨讲解的内容及时间分配4、学生当堂训练的内容及时间分配二次备课: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不强,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教师要注意加强引导,充一、自主学习:提前发导学案,学生课下预习,分组合作探究。二、导入新课:约5分钟。教师对本课的内容、重难点、注意事项做简单说明。三、学生课堂展示,约25分钟。根据学习小组,分配任务,各学习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他学习小组可以补充、纠正,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起辅助点拨作用,不能占用过多吋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四、巩固练习处理,约
7、10分钟。本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做的情况,对错的多的重点问题做重点讲解,不用面面俱到。五、布置下节课任务,约5分钟。发下节课导学案,分配学习任务.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五、题目研究分析:(备训练、检测题)1、题目来源:课本上例题、课后题、基础训练题、所选材料上的题、讲义上的题及其它资料上的题2、题目研究:(1)指本次备课内容的基础题、易错题、常考题、典型题、新颖题及较难的题的解法、讲法、处理、研究分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