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04513
大小:45.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06
《高职院校学分制条件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学分制条件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摘要】阐述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学分制条件下,如何探索创新并实践“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分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73-04高职院校开展学分制改革对教学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学分制条件下,积极探索创新并实践了“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设了全过程、全员工、柔性的“TIT”(Totalproces
2、s,TotalStaff,Flexibility)人才培养模型,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工学结合课程,系统设计了多阶段顶岗实习,构建了完整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一、学分制实施背景(-)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广西学分制改革的试点院校广西高校的学分制改革经过多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年,广西大学开始实行主辅修制,以及桂林电子工业学院进行学年学分制改革。第二阶段,2001年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在我区部分高校试行学分制的意见》,广西全区共有13所高校试行了学分制改革,既有本科院校,也有高职高专院校。2004年,广西提出了到2010年全区所有高校全部实行学
3、分制,形成各具特色的多层次、多规格、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机制。2005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广西高校学分制改革试点院校,经过“十一五”的建设,现在全院所有专业实行学分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制度。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构建了柔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工学结合改革成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人才培养
4、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并具体提出了建设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的目标。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三)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进入高职示范校建设计划项目2006年,为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提出了“开发
5、一批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2007年先后成了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在示范校建设方案中,按照"探索和实践'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构建工作过程为导向的6个重点专业全新的课程体系,按照'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的要求,制订全新的课程标准”的建设思路。提出了“每个重点专业开发3〜5门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每个重点专业要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3〜5门工学结合的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特色教材”的建设目标。二、高职院校学分制条件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一)创设“TTF”
6、人才培养模型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社会经济状况的状况,经过多年的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创设了全过程、全员工、柔性的“TTF”人才培养模型(见图1)。模型具有以下特点:其一,人才培养是全过程的(Totalprocess),是有机联系的培养目标、培养环境、培养途径、培养条件、培养保障的总和,人才培养需要从整体过程去把握,需要把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看做一个系统进行顶层设计。改变原来把人才培养过程分割的原子论的观点。其二,人才培养是全员工的事情(TotalStaff)o学校的所有人员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在人才培养中均应发挥各自应有的功能
7、与作用。改变原来认为人才培养是教师的事情,与其他人员无关从而导致人才培养工作效果不佳的状况。其三,人才培养是柔性的(Flexibility)o高职教育面临的是信息社会下高速变化的职业环境,需要具有弹性的能根据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机制与制度、培养目标与规格、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均应因时而变。改变原来管理机制刚性、对企业与学生需求反应迟钝的状况。(二)创新并实践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1凝练成“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柳州的工业优势,结合''以二产类专业为主、三产类专业为辅协调发展”定位,在对现
8、代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过程中,对人才培养进行了顶层设计,构建开放性的校企合作教学平台,推行工作与学习相互融合的教学改革,进一步丰富了学院''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