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839847
大小:159.5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03
《2017年中考历史第02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5秦汉明清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秦、汉、明、清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聚焦考点☆巩固基础一、秦朝:1.目的:加强思想控制2.措施:汉武帝接受李斯建议,实行“焚书坑儒”,焚书是指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坑儒指秦始皇把暗屮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3.影响:“焚书坑儒”摧残了思想,钳制了文化。二、西汉: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2.措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3.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文化的止统思想。三、明
2、朝: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2.措施:明政府实行“八股取上”,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3.影响:明朝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了思想。许多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四、清朝:1.目的:加强君主专制,从思想上严密控制知识分子。2.措施:大兴“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字狱最为严重。3.影响:清朝的文字狱加强了君丄集权,但是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五、启示:秦、汉、明、清四
3、朝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虽然不同,但其根本目的是--致的,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加强屮央集权。【知识拓展】清代文字狱清代文字狱是清代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反动措施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为止罕见,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恐怖制度。清代统治者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的反抗,从其作品屮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文字狱自古就有但是除清朝外都并未对社会构成严重威胁。清代文字狱贯穿整个清代250年左右。顶峰时期自顺治开始,中经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历时140余年。少数民族常权的清朝,对汉人控制极严。文人学士在文字屮稍露不满,或皇帝疑惑文字屮有讥讪清朝的内容,
4、即兴大狱,常常广事株连。清代的文字狱保守估计200余起。除了极少数事出有因外,绝大多数是捕风捉影,纯屈冤杀。焚书坑儒【图解】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聘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民间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以及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力
5、方士卢生、侯生等昔秦始皇求仙失败后,私下谈论秦始皇的为人、执政以及求仙等各个方面,之后携带求仙用的巨资出逃。秦始皇知道后大怒,故而迁怒于方士,下令在京城搜查审讯,抓获460人并全部活埋。此即为名师点睛☆典例分类类型一、采取的措施【例1】董仲舒认为,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皆绝其道”,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A.焚书坑儒B.八股取士C.设立太学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在位时期,接受了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本
6、题答案为D项。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点睛】此题屈于难度较小的识记型选择题,首先准确掌握措施的提岀人和在位的皇帝,才可准确作答。【举一反三】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屮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八股取士、文字狱D.闭关锁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朝文字狱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选拔听命于皐帝的官员,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
7、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明朝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许多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清朝前期,为加强君王专制,统冶者还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制造了大批冤狱,人称“文字狱J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此題选Co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君主集权的强化类型二、措施的原因和影响【例2】“臣(李斯)请非秦记皆烧。使……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Z咸
8、阳,使天下知Z以惩后。”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是()A.兼并六国,完成统一B.统一思想,巩固统治C.钳制思想,摧残文化D.整顿吏治,以德化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木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