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中“凭栏倚楼”意象探析

唐宋词中“凭栏倚楼”意象探析

ID:41636127

大小:62.2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9

唐宋词中“凭栏倚楼”意象探析_第1页
唐宋词中“凭栏倚楼”意象探析_第2页
唐宋词中“凭栏倚楼”意象探析_第3页
唐宋词中“凭栏倚楼”意象探析_第4页
唐宋词中“凭栏倚楼”意象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宋词中“凭栏倚楼”意象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唐宋词中“凭栏倚楼”意象探析唐宋词中“凭栏倚楼”意象探析作者简介:袁利杰(1987),女,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摘要:唐宋词中“凭栏倚楼”意象其多,其表达的深闺幽恨、思归怀远、慷慨激昂、低冋缠绵等情感触目皆是,为此,从“凭栏倚楼”的情感内涵、“凭栏倚楼”作为“心灵停留”的象征以及“凭栏倚楼者”高贵的孤独感和存在感三个方面来探析唐宋词的深远意蕴。关键词:凭栏倚楼;情感内涵;心灵停留;孤独感和存在感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3009104唐宋词中“楼栏”意象的高频出现,与其所特有的情景内涵关系密切。登

2、高望远可寄一己之情怀,亦可抒天下之真情。楼栏之高能讣人产生渗透着高傲情怀的孤独感,楼栏之狭也能让人产生莫名的困顿和忧愁。唐宋词人就在这种“凭栏倚楼”的意象里抒发着各种情感。一、“凭栏倚楼”的情感内涵“闺阁的幽思”在楼栏意象里很是常见。宋人李清照的词有“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杆慵倚”[l]906,春来只觉春寒,登楼却垂帘四而,无心楼外无限春色。“倚遍栏杆,是无情绪”〈sup〉[l]916,“倚楼无语理瑶琴"[2],倚楼人内心的悠远愁思和寂寥情绪跃然纸上,所思之人不可见,所思之深不可说,“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l]899o闺

3、阁之伤别念远的忧郁愁情和怀人盼归之意无不在“凭栏倚楼”的情景里展现。古人有“言不尽意则立象以尽意”之说,也可证于此处。古代女子深居闺阁之内,愁思满怀,深恨寂寞夜长难以排遣。冯延巳有“夜深寒不彻,凝恨何曾歇,凭栏杆欲折"[3];“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弯"[4]98;“笙歌散,魂梦断,倚高楼"[4]119;“香已寒,灯已绝,忽忆去年离别。石城花雨倚江楼,波上木兰舟”〈sup>[4]118。望月怀远,万般惆怅,“泪眼倚楼频独语"[l]75o“不知今夜月眉弯,谁佩同心双结倚阑干。"[l]109可见,“凭栏倚楼”是一个可以淋漓

4、呈现闺阁之思的意象。这种情感不管是由女子自己抒写,还是由他人代笔,幽怨深婉、真挚缠绵、寂寞低刨之情无不在这一意象里徘徊。除“闺阁幽思”外,“伤怀念远、忆昔伤今”是“凭栏倚楼”意象的另一个情感内涵。登高自生怀远Z情,怀远触生盼归Z意,而归來之期的杳渺,期望带来失望的循环,亦让人滋生无限的感慨与哀愁。昔日的宴饮团聚相与从游,今日的只身落寞凭栏惆怅,忆昔伤今之感也尽在其屮。如柳永的《卜算子慢》:“汀•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I口恨相继。脉脉人千里,年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

5、会凭高意?纵写得离情万种,奈归云谁寄?”〈sup〉[l]42暮秋登临、伤怀念远,人隔千里、情牵万重,无人会意更无以寄情,凄婉欲绝。如晏儿道的《御街行九“阑干倚尽犹慵去,儿度黄昏雨。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荫深驻。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sup>[l]280主人公数次登临凭栏,黄昏微雨中,忆及昔H驻马绿荫幽会伊人的情景,乂比之于眼前的落花犹存倩影不再的寂寥,忆昔伤今Z情深沉浓烈。“凭栏倚楼”作为一个具体的姿态传达出的不同的情感内涵与凭栏倚楼者内心的情感活动息息相关,所以,与之相随的意象内蕴也是不同层次的、多侧面的。在唐宋词里,“凭栏倚楼”意象所蕴含的情感中,婉

6、约词词人表现的闺阁幽思、怀远盼归、忆昔伤今的情绪比较多,豪放词词人在“凭栏登楼”意象里多表达感吋伤事、抚今追昔、家国天下、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怀才不遇等情怀。如李煜的《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古国梦重归,觉來双泪垂。高楼谁与上?常记秋晴忘。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5]人生在世本就无常,失国之痛更是让生命的愁恨奔涌不绝。梦中思故国,梦醒更觉不堪回望,悲痛至极。生命Z愁恨,失家国Z悲痛,往事Z不堪冋首,现实之孤凄绝望,人生如梦之无奈,都交织在“登临凭栏”的意象里。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1J997,抒

7、写了作者渴望为国杀敌立功的情怀和抱负,也表达了作者雪耻复仇、重整山河的豪情。李纲的《六幺令》:“高楼谁设。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sup〉[l]864全词吊古伤今,宣泄了词人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也表现了他超拔、独立的崇高精神境界,以及独立不移、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张孝祥的《水调歌头》,先写他“徒倚栏杆久,缺月挂帘钩”〈sup〉[l]1152,进而描述词人在岳阳楼上倚楼凝思,联想到屈原,勾起自己的敬吊之情。胡世将《酹江月》一词的结尾处“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l]926,表达了词人何等悲切的激情!在这些登高凝望、拍栏对刀的动作里,蕴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