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复习资料

ID:41416824

大小:71.3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24

中国文学复习资料_第1页
中国文学复习资料_第2页
中国文学复习资料_第3页
中国文学复习资料_第4页
中国文学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文学复习资料简答与材料分析不知道怎么整理,所以将上次期中的试题搬上來了。答案不准确,仅作参考。一、名词解释:1、宋诗:宋诗创作的文化图景,宋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唐诗Z后的又一高峰。宋代内忧外患的政治局面滋生出士大夫深沉的忧患意识。宋廷的“右文”国策,激励了他们更强烈的参与意识,激烈的政政乃至党祸也因此产生。在此背景下,士人对传统的三教进行反思整合,熔铸出新的儒学形态理学。它虽也标榜治国平天下的外王事业,但更重要养成心怡的内圣境界,以成就所谓的“圣贤之象”。宋诗的种种特点正是根植于此历史文化土壤智商;宋诗主题的开拓。宋诗主题的范围大大的超越唐诗,它与社会生活、政治生活

2、结合的更为紧密。其一,是诗歌政治色彩加重,其二是诗歌关注社会民生,其三是诗歌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士人生活。2、江西诗派: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其诗歌突出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征。黄庭坚在诗歌艺术技巧上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方法,并传授?当时追随和仿效黄庭坚的士人颇多,一个以黄庭坚为中心的诗歌流派就逐渐形成。徽宗是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尊黄庭坚为诗派之祖,下列陈师道等二十五人,认为这些诗人都与黄庭坚一脉相承。派中诗人以江西人较多,取名为江西诗派。宋末?乂在其山瀛?加以评论把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形成江西诗派的重要原因是这些诗人的诗歌艺术的

3、相近见解。诗派成员之I'可的关系是传授和切磋诗艺。黄庭坚诗歌理论中最著名的主张是“脱胎换骨”“点铁成金”。江西诗派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品是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风格是构成宋诗独特风貌的一个重要因素,江西诗派的影响在宋代以后也不绝如缕,其余波一直延及近代?诗人。3、词:词是唐宋以后流行的一种抒情诗体。词本是配乐歌词,曾被称为“曲子词”。因其句式参差不齐,故又有“长短句”之称。这些特征又与汉魏乐府类似,故也称”乐府“。在唐宋时代,词却被视为”小道“。这是因为其所配Z乐并非传统的“雅乐”,而是随唐以来才出现的“艳乐”,实际上词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

4、是伴随着新兴音乐而产生的一种抒情诗体。4、以诗为词:“以诗为词”之说,出自北宋诗人陈师道《后山诗话》。南宋王灼《碧鸡漫志》以一褒一贬,一保守一发展两种视角道岀苏轼作词的特点。因此,“以诗为词”在创作上,是特指苏轼突破以花间词为代表所形成的词的旧有抒情模式与创作规律(以相思艳情,男欢女爱等为主题,以佳人思妇为主要表现对象)而建立的新体式。即,首先把词的视野由单一的相思艳情转向……、词的审美理想。华美转变为轻钢俊朗、音乐。5、以文为词:是评论宋代辛弃疾词作特色之语。宋陈模《论稼轩词》谓辛词《贺稼轩》:意指散文化。《词林记事》:“驱便《庄》、《骚》、经、史。无一点斧凿痕。”

5、辛弃疾以文为词的特色基于他抒发其独特的英雄感怆的需要。这种非常的英雄感怆,因为缘自其勃郁深厚而又无法直言的狂放精神,及其慷慨而乂悲凉的豪气。故其词的写法,也就突破传统的“婉转冋环”而呈现出硬语盘空,横放杰出的风貌。以文为词在创作上表现:一、以辞赋古文呢的议论及对话手法入词。二、以辞赋古文的章法来组织词篇。三、化辞赋古文的语言为词的语言。四、对典故运用极多。化用典故。6、古文:指与骈文相对、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古文”之名最早见于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与湘东王书》:“若以今文为是,则古文为非。”北周苏绰不满魏晋骈俪浮华文风,仿《尚书》作《大诰》以为文章标准体裁,

6、时称“古文”。唐韩愈、柳宗元反对魏晋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提倡先秦两汉所使用的长短自由、内容充实、流畅朴质、单行散句、没有规定形式的文体,称其为“古文。”至宋代,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等学者在古文领域大力倡导与积极实践,使古文正宗地位得以确立。元明清三代,古文创作在文坛上一直占据主导,以张岱、方苞、刘大橱、归有光等为代表。至“五四”前后,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古文才被白话文代替。7、中兴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家,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4位诗人的合称,又称南宋四大家。他们能摆脱江西诗派的牢笼,写11!思想、艺术各有特色

7、的作品,影响很大代表了宋代诗歌笫二个最繁荣的时期在中兴四大家中,尤袤的成就只排在末位,但诗歌中所抒写的因势而起的艺术化的表白,却是南宋朝与北方金人战事初息Z后,一代文人痛定思痛心绪的自然流露。8、诗家三昧:陆游所说的“诗家三昧”,是指他在地处抗金前线的南郑受到紧张,豪宕的军营生活的启发,而顿悟到应该改变早年以“藻绘”为工的诗风,而追求宏肆奔放的风格。二、默写(不需要背的或者没有提到的请补充)9选3:1、苏轼《和子由淤池怀I口》: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口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