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305429
大小:378.56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8-21
《《论语有教无类》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教无类【译文】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评析】本章反映了孔子平等的教育观念。“无类”包含两方面内容:(1)不论贫富、贵贱、老幼、国籍等区别,对所有人都施行教育;(2)不管品行善恶、习性优劣,对所有人都平等加以教育。【原文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原文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
2、,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译文】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使他推进;仲由敢作敢为不够谨慎,所以我使他退一步想问题
3、。”【评析】孔子认为,人从出生就有智力高下的差别、个性的差异,因此他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原文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原文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译文5】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表达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
4、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做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那就不再教他了。”【译文9】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评析】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
5、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原文6】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原文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6】孔子说:“我曾经一整天不吃饭,一整夜不上床睡觉,用来思考,没有益处,比不上学习。”【译文7】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迷惑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有危险。“【评析】孔子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学与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学与思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有德行、有学问的人。
6、【原文8】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译文8】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原文10】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译文】子夏问孔子:“‘美丽的笑容上面泛起一对酒窝,漂亮的眼睛黑白分明,未染色的丝绸变成了艳丽的衣裳。’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
7、你讨论《诗经》了。”【评析】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举一反三),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原文4】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子文有
8、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译文】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几次做楚国宰相,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免职,也没有显出怨恨的样了。(他每一次被免职)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诉给来接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