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究与教师发展-小学

案例研究与教师发展-小学

ID:41242686

大小:4.88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8-20

案例研究与教师发展-小学_第1页
案例研究与教师发展-小学_第2页
案例研究与教师发展-小学_第3页
案例研究与教师发展-小学_第4页
案例研究与教师发展-小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案例研究与教师发展-小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案例研究与教师发展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 罗增儒 710062电话:029-8530887213609297766E-mail:zrluo@snnu.edu.cn主题:建议通过案例研究来促进教师的发展,既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又促进个人的专业发展.期望:●领会三个名词:案例,案例教学,案例研究;●参与一个行动:案例分析(校本教研的具体形式);●带走一个信念:我要进行案例研究,我能进行案例研究.我将采用讲故事(教育叙事)和交流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即通过教育事件的描述,发掘内隐于其背后的思想与意义.记得我当中学教师时(1978-198

2、6)常常问自己:●有专业学者的功底吗?●有教育理论家的修养吗?●有教学艺术家的气质吗?●有青年导师的榜样形象吗?如果我们没有向这四个方向努力,我们怎能心安理得地面对充满求知渴望的孩子,又怎能问心无愧地面对我们的崇高职业和激情人生?我的体会是“案例研究”促进了我所有这四个方面的发展,所以,我今天选择了这样一个经验话题来与大家交流.1案例研究的认识1-1通过研究案例来说明案例研究先做一道题目,再讲两个故事.1-1-1做一道题目例1-1(自行车问题)一个自行车新轮胎,若安装在前轮则行驶5000后报废,若安装在后轮则行驶3000后报

3、废.如果行驶一定路程后交换前、后轮胎,使一辆自行车的一对新轮胎同时报废,那么这辆车将能行驶多少?请用多种解法求解.解法1解法2解法3如果你不能求解,没关系,请先做第2题.例1-2一件工程,平均分为前、后两段,甲工程队干前半段5000小时完成,乙工程队干后半段3000小时完成,如果两工程队同时动工,甲工程队干前段、乙工程队干后段一定时间后,甲、乙两工程队交换(交换时间不计),使前、后两段同时完工,问整个工程一共几小时完成?如果你能求解请返回做第1题;如果你也不能求解第2题,没关系,请先做第3题.例1-3一件工程,甲工程队干一半

4、需5000小时,乙工程队干一半需3000小时,如果甲、乙两工程队一齐干,整个工程几小时完成?(去掉交换的干扰)如果你能求解请返回做第2、1题;如果你不能求解第3题,请看第4题.例1-4一件工程,甲工程队干需10000小时,乙工程队干需6000小时,如果甲、乙两工程队一齐干,整个工程几小时完成?(再去掉“工程一半”的干扰)这就是标准的工程问题了.提示(小时).最终至少要用两个以上的解法完成第1题.希望完成之后能谈谈感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先写下来,下午再交流,有化归的教学设计,揭示深层结构的意图,沟通一题多解的内在联系的目的

5、)1-1-2第一个故事(案例1):反思“曹冲称象”.(5步)(1)故事简介.这是一个传颂千古的故事:曹操获得一头大象,与大家一边看一边议论,“大象到底有多重呢?”由于当时没有这么大的秤杆,没有先进的仪器,这就成了一个问题,一个非常规应用问题.存在不同水平的“问题解决”.有人提议把大象宰了,一块一块地称,这是一种“化整为零”的策略,重量虽然出来了,但珍贵的大象却不复存在了.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他提出一个聪明的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然后,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直至船下

6、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最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理解曹冲方案需要物理知识(没有阿基米德定律不能保证石头与大象等重,难保不会出现“刻舟求剑”的错误),下面的分析不涉及物理定律,纯粹数学教育的视角.(2)问题解决分析.我们从数学上分析曹冲的“问题解决”过程主要有两个步骤:第1步,把“整体”的大象对应为等价物:“零散”的石头(映射——化整为零);第2步,称一小块一小块石头得出:大象的重量(逆映射——集零为整).一头大象————一堆石块?↓大象重量————称出石块总重量图1思维亮点:通过物理知识找出等价物

7、.请注意,曹冲先“化整为零”、再“集零为整”的做法,与愚蠢的“宰象”方案有思想方法上的共同性,曹冲的聪明之处在于,既从别人的不成功想法中吸取了合理成分,又用等价物代替大象.(3)反思曹冲方案.曹冲方案在实施等价物的时候,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把大象赶上船、再赶下船”,这当中若有一次大象不愿走动,那么抬大象的困难与称大象的困难几乎是类似的.大象自已走上走下对我们抬石头、称石头能带来什么启示呢?就此,笔者与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了如下的对话.(微型实验)教师:假如我们这块地方是个平原,一马平川全是黄土,没有石头,你怎么办?(把等价物

8、从“石头”的传统认识中突破出来——不是唯一的)学生:那我就把黄土挑上船,直至船沉到画线的地方,然后称黄土的重量.教师:挑黄土上船、下船,既费工又费时,有没有既省工又省时的更简单办法?(寻找更方便的等价物)学生:用电子秤直接称大象.教师:这不行,不能改变当时的技术条件.学生:组织围观的人代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