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225041
大小:573.51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8-19
《《文言虚词复习》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虚词复习08年广东《考试说明》要求: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附常见文言虚词:计18个(去掉“然”、“矣”。括号中为近几年出现频率最高的虚词的次数)以(10次)于(7次)之(6次)而(6次)则(3次)其(3次)乎若为因乃所者何且也焉与1)人称代词,在动词或介词后,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也有作第一人称的.2、动词,相当于“去、往、到……去”等如:作师说以贻之(之:他)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2)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如:均之二策之二虫又何知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辍耕之垄上之:会意。本义:出,生出,滋长1、代词3、结构助词。之:◆定语的标志:格式
2、为定语+之+中心词,相当于“的”字。如:永之人争奔走焉。今日之事如何?◆取消句子独立性:格式——主语+之+谓语,不译。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水也。<主语><谓语>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语><谓语>之◆宾语前置的标志: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怅恨久之顷之,烟炎张天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宋何罪之有?其夫子之谓惟弃秋之为听。石之铿然有声者。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标志总结:之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3、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三)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四)音节助词。3用作动词(实词)其:可作代词,代人、事、物等。下面哪两句的“其”字的用法是相同的。A、其将归见其亲也。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D、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4、)其B、C其又代“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作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如: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其作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句中语气副词:表猜测、反问、期望或命令等。如:欲加之罪,其患无辞乎?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5、伶官传序》表期望)总结:其A代词,代第三人称,他(它),他(它)的B代词,代第一人称,我,我的C作指示代词D作连词E语气副词而的用法1.任重而道远。2.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4.太后盛气而揖之。表顺接,而且表转折,却,但是用于主谓之间,有假设的意思连接状语与中心词,表修饰而的用法1.敏于事而慎于言。2.朝济而夕设版焉。3.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连接形容词连接两动词连接两句子4.蟹六跪而二螯表面上是连接两名词,但“六跪”与“二螯”是作谓语的,所以而还是连接两动词。作第二人称代词,通“尔”,你、你的。如“而翁长铨”也可作连词,表并列,
6、递进,转折,相承,假设等。例如: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吾恂恂而起。故其国富而兵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林木茂而斧斤至矣。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人立而啼。(你的)(并列、不译)(而且)(却)(于是)(如果)“而”的用法总结(不译)(不译)则: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愿依彭咸之遗则。C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D唇亡则齿寒。E内则百姓疾之,外则诸侯叛之。F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作名词,“准则”。作动词,“效法”。副词,“就是”,表判断。连词连词连词请指出下面句子中“则”的用法: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
7、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则:作连词1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2转折关系,3假设关系,4并列关系入则无法家佛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故木受绳则直。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于其身也,则耻师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两个分句并列)总结:则A名词,准则B动词,效法C副词,表判断D连词,表并列,承接,假设,转折等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乃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刿曰:"肉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