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217659
大小:27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9
《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3章函数及其图象第10讲反比例函数及其应用第1课时反比例函数精讲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讲 反比例函数及其应用第1课时 反比例函数宜宾中考考情与预测宜宾考题感知与试做(xx·宜宾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是矩形,AD∥x轴,A,AB=1,AD=2.(1)直接写出B、C、D三点的坐标;(2)将矩形ABCD向右平移m个单位,使点A、C恰好同时落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得矩形A′B′C′D′.求矩形ABCD的平移距离m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解:(1)B,C,D;(2)∵将矩形ABCD向右平移m个单位,∴A′,C′,∵点A′、C′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3+m)=(-1+m),解
2、得m=4,∴A′,∴k=,∴矩形ABCD的平移距离m为4,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宜宾中考考点梳理 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和性质1.反比例函数:一般地,形如y=(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k叫做反比例系数.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一切 不等于0 的一切实数.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反比例函数y=(k≠0)k的符号k>0k <0大致图象所在象限第一、三象限第二、四象限增减性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 减小 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 增大 对称性双曲线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直线y=±x,对称中心
3、是 坐标原点 3.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如图,设P(x,y)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任一点,过点P作PM⊥x轴于点M,PN⊥y轴于点N,则S矩形PNOM=PM·PN=
4、y
5、·
6、x
7、=
8、xy
9、 =
10、k
11、 W. 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确定4.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具体步骤:(1)设出反比例函数表达式 y=(k≠0) ;(2)找出满足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点P(a,b);(3)将 点P(a,b) 代入表达式得 k=ab ;(4)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 y= W.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5.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求函数表达式(1)根据题意找出自变量与因
12、变量之间的乘积关系;(2)设出函数表达式;(3)依题意求解函数表达式及有关问题.(xx·宜宾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四边形ABCD为菱形,A(0,3),B(-4,0).(1)求经过点C的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设P是(1)中所求函数图象上一点,以P、O、A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与△COD的面积相等,求出点P的坐标.解:(1)由题意知OA=3,OB=4.在Rt△AOB中,AB==5.∵四边形ABCD是菱形,∴BC=AB=5,且BC∥AD,∴C(-4,-5).设经过点C的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5,即k=20.∴经过点C的
13、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2)设P(x,y).∵四边形ABCD为菱形,∴AD=AB=5,OA=3,∴OD=2,∴S△COD=×2×4=4,∴SAOP=·OA·=4,∴=,∴x=±.当x=时,y=;当x=-时,y=-.∴点P的坐标为或.中考典题精讲精练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典例1】姜老师给出一个函数表达式,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正确指出了这个函数的一个性质.甲:函数图象经过第一象限;乙:函数图象经过第三象限;丙: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根据他们的叙述,姜老师给出的这个函数表达式可能是( B )A.y=3x B.y= C.y
14、=- D.y=x2【解析】y=3x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y=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内,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y=-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y=x2的图象经过第一、二象限.由以上分析可得答案. 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典例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有一点A(m,4),过点A作AB⊥x轴于点B,将点B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C,过点C作y轴的平行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D,CD=.(1)点D的横坐标为 (用含m的式子表示);(
15、2)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解析】(1)由点A(m,4),可得点B的坐标,继而求得点C的坐标.又由过点C、D的横坐标相同,可得点D的横坐标;(2)由点D、A(m,4)可得方程,解之即可求得m的值,进而求得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解答】解:(1)m+2;(2)∵CD=,∴点D的坐标为.∵点A(m,4)、D在函数y=的图象上,∴4m=(m+2),∴m=1,∴k=4m=4×1=4,∴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典例3】如图,点P、Q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两点,PA⊥y轴于点A,QN⊥x轴于点N,作PM⊥x轴于点M,QB⊥y
16、轴于点B,连结PB、QM,△ABP的面积记为S1,△QMN的面积记为S2,则S1 = S2(填“>”“<”或“=”).【解析】设P(a,b),Q(m,n),则S△ABP=AP·AB=a(b-n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