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汉方医学临床经验传

日本汉方医学临床经验传

ID:41178957

大小:652.00 KB

页数:114页

时间:2019-08-18

日本汉方医学临床经验传_第1页
日本汉方医学临床经验传_第2页
日本汉方医学临床经验传_第3页
日本汉方医学临床经验传_第4页
日本汉方医学临床经验传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本汉方医学临床经验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14日本汉方医学及临证经验日本汉方医学及临证经验原著:(日)矢数道明等整理:徐孺子病因论一气留滞说1,百病生于一气之留滞后滕艮山认为,在机体内循环不息的一气,如常行不滞,既使有内外病因,也不能成为发病因子。假使一气留滞,则易感受各种内外病因而为病,故艮山说:百病生子一气留滞(《救弊医话》)。一气留滞的关键在气而不是病因本身。所谓“一气”就是元气,故又叫一元气。《救弊医话》指出、人身有一元气,如天之元阳。天以此气而运行不息,动则为阳,静则为阴。人以此气循环不爽。觉则动、寝则息。养皮肉脏府以为形,适四肢九窍以为用a保护此

2、气谓之形.内外一贯养活其形谓之气。形气二者不相离.,气离则形寒而死。由此可见,“一气”就是中国中医学所说的人身阳气。如把“一气”议看作机体防御因子是不全面的。实际七,气的留滞,就是气的逆而不顺。故《病因论》说:平与病,存与亡,惟一元气之顺逆。这与中国中医学的气滞理论有所不同。一气留滞包括虚郁两个方而艮山认为。一气留滞,就是应当顺运、充实、壮健、清爽、通畅的一元气发生异常所致。通常而言.虚是其始,郁是其终,但虚郁又互相影响、其间关系可归结为以下几点:(1)元气偏微而不充,以致邪气侵入而留滞,(2)元气虚而不行,以致抑郁而

3、不畅。(3)已经形成虚郁,若人不能养慎,则加虚增郁,互相影响。为病更甚。4)虚郁同病。即一处元气虚.另一处元气郁,此为有余.彼为不足,虚郁并见。所以,《救弊医话》说:百病生于一气滞留,可以虚郁二字而尽蔽其义。疾病所以多种多样.皆由于一气留滞之浅深。久近、轻重、.缓急而引起的。由于一气留滞说否定脏腑经络娜沦,因而不能充分阐明病变的多样性,于是便引入了浅深、久近、轻重、缓急等概念来加以说明。浅深,指虚郁的存在部位,也包括邪气存在的部位。久近,指形成时向,即新病宿疾等,缓急是疾病的急性、慢性。轻重指病变的程度。一气回转则病愈

4、因为艮山在临床上常用“顺气剂”出入加减疗诸病收效、由此逆推,就导出一气留滞的病因论。既然百病皆由一气留滞而生,其治自当以顺气为纲,使一气回转则病愈。这里的回转包括虚者得壮、郁者得通之义。这里的“顺1气”,也与中国中医学的行气不同。实包括多种.方法在内,艮山好用灸、温泉,熊胆、辣椒).顺气。他认为熊胆能唤醒脱气,气味快活,缓急俱叮。普收全功,于此即可见一斑。2.万病一毒说病与不病在于毒之有无吉益东洞认为,“邪气者,毒也。”除了毒没有其他病因。他认为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都要转化为毒,或因体内有毒方能致病。外邪致病关键在

5、体内有毒无毒,而与四时之气无关。去毒是治病的唯一法则,采用汗、吐、下、和四法治病。114日本汉方医学及临证经验3气血水说藤平健等人认为:气血水是一种朴素而原始的液体病理概念。其中,气最重要,血和水略居从属地位.1.气毒气,被认为只有功能而无形态,是与血、水一起在体内正常流行之物。由呼吸而来的天气,由食入谷物而来的地气,分别被摄入体内,综合生成气而在体内循环不息。气的正常流行,如因某种原因被阻碍,则发生种种异常。气的异常。就是气毒。气毒表现就是气毒症,认为许多精神神经症状都是气毒所致。例.如,将更年期;终合症加以分析,属

6、气毒症者约占三分之二。归纳起来,气毒症有如下一些特征:体格:瘦型。性格:意志强,乐观.息长气短,易怒,神经质,或忧虑。感情脆弱。皮肤:轻微的泡状荨麻疹。体质:腺病质,上:火症,疲劳性,弱,过敏体质,神经症,自律神经失调症。梦:可怕,愉快,不清。头:上火,眩晕,痛,重,脱毛症,头垢症。面色:有光泽或无光泽,白,皲,粗糙,落屑胸胁:打隔儿,呼吸困难。口舌:皲,舌干,口臭。目:青。嗜好品:辛味,酒,油腻,鱼,肉食。气毒症大休可以分为气上冲与气郁滞两类:(1)气上冲,气上冲是指正常流行的气,向上方逆而不能下行的状态。气上冲则上

7、火而面发烧,甚则发生头痛,还常有目眩、动悸等表现。由于气不能循行于下方,血液的正常流动也受影响,多数情况同时出现足冷。这种头热足寒的状况。俗称“冷上.火方或“上火冷”。不仅气血可以同时发生异常,气水也可同时发生异常。在气血、气水同时异常时,多难以判定是以气的异常为主,还是以血、水的异常为主,例如,桂枝甘草汤是悸甚时的良方。是治疗单纯气失常引起的动悸者。方中加入茯苓、白术为苓桂术甘扬,则以水异常所致的起则头眩,即起立性眩晕为主,而动悸为辅。方中以茯苓为主,可以认为以水的异常为主,气的异常为辅。又如,桃核承气汤为桂枝甘草汤

8、加挑仁、大黄、芒硝而成。从方中明显重用桃仁和大黄,可以认为是以血为主,气为辅,而苓桂廿枣汤由茯苓,甘草、大枣,桂枝构成,一般认为桂枝、茯苓同为主药,因此难以骤然判断是以气的失常为主,还是以水的失常为主。治气上冲的代表药物是桂枝,因此由桂枝配伍而成的药方,虽有某种程度的差异,但多伴有上冲之症。114日本汉方医学及临证经验藤平健等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