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独特的情思和语言同构共生

让独特的情思和语言同构共生

ID:41175728

大小:4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8

让独特的情思和语言同构共生_第1页
让独特的情思和语言同构共生_第2页
让独特的情思和语言同构共生_第3页
让独特的情思和语言同构共生_第4页
让独特的情思和语言同构共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独特的情思和语言同构共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独特的情思和语言同构共生——《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小学语文26号[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倡导提倡多角度地、有创意地阅读,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组织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研读文本、感悟文本,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具体了一定的理解词句、归纳概括的能力,但方法意识还很模糊,有时候还会出现“明口不明心”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本节课的教学中,旨在引导学生对文本、对生活产生独特的视角,提高他们感受言语,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采用独特

2、的学习方式,对文本、对生活、对心灵进行自由剖析和描述,使他们的语言能够流光溢彩,使他们能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文贵自得,熟读自悟”所带来的喜人效果。[教材分析]《触摸春天》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生命”为话题,来引领孩子对生活、对人生进行初步的认识和探索。本文文质兼美,讲述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来到花园里感受春光的美好,神奇地拢住了一只美丽的蝴蝶这件事,赞美了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文章所讲述的事例虽然是平常的,但盲童的世界对于孩子们来说是陌生的,盲童安静对生活的这种感悟也是孩

3、子们无法感同深受的。本节课的教学中,重点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揣摩人物的动作、神态背后所蕴含的心理活动,真正地走进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正确认读并理解“花繁叶茂、流连、穿梭、流畅、磕磕绊绊、灵性、悄然”等词的意思。2、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能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领学生采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丰富内涵。2、学习结合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来理

4、解词语、揣摩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的方法53、读导结合,以读为依托,通过以朗读促感悟、以体验促感悟的方法来走进文本,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盲童独特的心理历程,感受安静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对生命的正确认识,建立起初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难点]1、理解“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丰富内涵。2、能透过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激情导入,走近文本1、师边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

5、视频,边激情导入:同学们,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又是一年春天到来时,瞧,金黄的迎春花开了,粉红的桃花开了,雪白的梨花开了,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花的芬芳,多么美丽的风景啊,多么可爱的春天啊!(歌曲停止)可是,有些人却不能像我们一样感受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却不能像我们一样享受这多姿多彩的风光。他们的世界除了黑色,还是黑色,他们就是盲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17课《触摸春天》(板书课题:触摸春天),一起去认识一位和我们相仿年纪的盲童——安静,去触摸她的内心世界。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了,谁还概括

6、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呢?(指名回答)[设计意图]崔峦老师曾说过,课伊始,情亦生。课堂的第一锤应敲在学生的心坎上。导课时,我通过视频介入,教师讲解,使学生多频道,多角度地去体验春天的美好,去初步感受盲童世界的缺失,为下文感受安静的内心世界做好铺垫。二、品词析句,走进文本1、品析“奇迹”同学们刚才要概括主要内容时,都提到了一个词“奇迹”。(1)理解“奇迹”。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词语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让你觉得是“奇迹”呢?(2)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你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奇迹”(3)学生交流:

7、5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4)指名读这些句子。(5)理解第一句:质疑: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奇迹”?理解“流畅”的意思预设:学生会质疑:一个盲童,为什么会走得很流畅?引导学生研读1、2自然段。学生会找出: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理解“流连”,体会安静对春天的热爱。[板书:流连流畅(爱春天)](6)理解第二句:预设:学生会质疑:一个盲童,什么也看不到,为什么会极其准确地伸向一

8、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后交流自己的看法。(7)理解第三句:预设:学生会质疑:一个盲童,什么也看不到,怎么可能会拢住一只蝴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捕蝴蝶的经历来谈一谈体会,从而感悟“奇迹”。(8)再次感情朗读以上三个句子。(9)小结:是啊,一个盲童,一个什么也看不见的盲童,竟然能够神奇地触摸花朵,拢住蝴蝶,这真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的诞生源自于安静的聪慧,更源自于安静对春天的热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