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数-不定积分讲解和例题(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不定积分§1.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已知物体运动的位置函数s=s(t),求时刻t的瞬时速度v=v(t)。——微分学解决的问题已知物体运动的速度函数v=v(t)求运动的位置函数s=s(t)。——积分学解决的问题一般,已知函数f(x),要找另一个函数F(x),使F’(x)=f(x)。——积分学的任务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定义1:已知f(x)是一个定义在区间I上的函数,则称F(x)为f(x)在I上的原函数。如:∴x2是2x的原函数;dsinx=cosxdx,∴sinx是cosx的原函数;∴s(t)是v(t)的原函数。如果存在
2、函数F(x),使在I内的任一点都有有关原函数的几个问题1.在什么条件下,f(x)一定存在原函数?原函数存在定理:若f(x)在区间I上连续,则在I上必存在原函数。2.如果f(x)有原函数,那么共有几个?设F(x)为f(x)的原函数,则∴f(x)如有原函数,就有无穷多个。∴F(x)+C包含了f(x)的所有原函数。3.如果f(x)有一个原函数F(x),那么F(x)+C是否包含了f(x)的所有原函数?定义2:函数f(x)的全体原函数就称为f(x)的不定积分。记作其中—积分号f(x)—被积函数f(x)dx—被积表达式x—积分变量例:若F
3、(x)为f(x)的一个原函数,则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f(x)的一个原函数F(x)的图形称为f(x)的一条积分曲线,方程为y=F(x).就表示了一族积分曲线y=F(x)+C.它们相互平行,即在横坐标相同的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斜率。xy0x先积分后微分的作用相互抵消。由不定积分的定义,则有又或先微分后积分的作用抵消后加任意常数C。例:求通过点(1,2),且其上任一点处的切线斜率等于该点横坐标6倍的一条曲线。解:设所求曲线方程为y=f(x).由题意,曲线上点(x,y)的切线斜率为一簇积分曲线。二、基本积分表②注意:③依基本导数公式与不定
4、积分的定义,即可得基本积分公式:请同学们参见教材第186页15个公式。例题讨论求下列不定积分:例1.例2.三、不定积分的性质性质1.函数和的不定积分等于各个函数的不定积分的和。性质2.被积函数中不为零的常数因子可提到积分号外。利用基本积分表和不定积分性质,可计算一些简单函数的不定积分。注意3点:1、在分项积分后,对每个不定积分的任意常数不必一一写出。可在积分号全部不出现后简写为一个常数。2、检验积分结果是否正确,只要将其结果求导,看它的导数是否等于被积函数即可。3、由于微分形式不变性,积分表中的每个公式中的x可用其它变量u替代
5、,公式仍正确。技巧:先将被积函数变形,化为表中所列的类型,然后再积分。例3.例4.掌握被积函数的恒等变形。例5.同理,例6.例7.例8.例9.(假分式=多项式+真分式)从理论上来讲,只需把积分结果求导,就可检验积分是否正确。但由于函数变形及原函数间可相差一个常数等因素,一般不检验。所以注重积分过程的正确性是至关重要的。即每一步运算都要看能否还原到上一步。课外作业习4—1(A)1(双)习4—1(B)1(5,6,7,11),2一、第一类换元法(凑微分法)1.凑常数例1:2(2x=u)§2.换元积分法例2:例3:(+1)(x+1=u
6、)例4:(/a)a(-1)同理:例5:同理:例6:2.凑函数(变量)定理1.设F(u)是f(u)的一个原函数,且原函数,且有换元公式:u=φ(x)可导,证明:换元公式:φ(x)=u前例:(u=sinx)例1:例2:题目做得熟练后,中间变量u可以不写出来。例3:同理:例4:(secx+tanx)(secx+tanx)同理:例5:或例6:2例7:例8:例9:一般:例10:例11:一般:例12:例13:课外作业习4—2(A)3(4,5,6,13,16,17)习4—2(B)2(4,7,8)二、第二类换元法(变量代换法)定理2.设x=ψ
7、(t)是单调的可导函数,换元公式:令x=ψ(t),1.三角代换例1:分析:目的:消去根式。利用三角恒等式:若令x=asint,被积函数例1:解:令x=asint,dx=acostdt,txa例2:分析:若令x=atant,解:令x=atant,dx=asec2tdt.txa也可令x=asht(t>0)解:令x=asht,dx=achtdt,例3:分析:若令x=asect,解:令x=asect,dx=asecttantdt,txa或令x=acht(t>0)如:小结:当被积函数含有因子:目的:去根号。例题讨论例1:解:tx例2:解
8、:令x=tant,dx=sec2tdt.x1t2.根式代换例1:分析:目的:化分数幂为整数幂。(去根号)解:-1+1回代例2:解:例3:令x=sect,dx=asecttantdt,解二:解一:3.倒代换对形如:前例3:例4:解二:解一:熟记!教材第203页积分公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