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古诗词测试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古诗词测试

ID:41082467

大小:17.6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6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古诗词测试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古诗词测试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古诗词测试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古诗词测试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古诗词测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古诗词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3周语文周测试卷(时间为45分钟分值为100分制卷人:RJH)姓名:____得分:____________一、《陋室铭》练习(46分)(词语解释严格按照课下注释来。)山不在高,有仙则(就)名(出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验)。斯(这)是陋室,惟(只)吾德馨(能散步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苔痕上(长到)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往来(来来往往)无白丁。可以调(调弄)素琴,阅金经(指佛经)。无丝竹(世俗的乐曲)之乱(扰乱)耳,无案牍(官府文书)之劳(使……劳累)形(形体)。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什么)陋之有?”1、解释加点的字词(17分)2、翻译画线的句

2、子(8分)(翻译为直译,注重落实重点词语)(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3)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4)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4、填空(13分)《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作者是唐(朝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ing韵,读来琅琅上口。《陋室铭》处处紧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何陋之有?。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

3、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本文通过描述“陋室”内外的情景,充分证明了“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5、铭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一方面,暗含以“君子”自居的意思;另一方面,巧妙的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6、文中谈到“诸葛庐”“子云亭”其目的是什么?(3分)借诸葛庐和子云亭来类比自己的陋室,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主人具有古贤人的志趣和抱负)7、文中陋室的主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

4、汲于富贵”的品德给我们以启迪.在我们学习的古诗文中,还有类似的精神的名句,请你写出一句。(2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非淡泊无以明志二、《爱莲说》练习。(34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多)。晋陶渊明独(只)爱菊。自(从)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沾染(污秽)),濯(洗)清涟而不妖(过分艳丽),中通外直,不蔓(横生藤蔓)不枝(旁生枝节),香远益(更加)清(清幽),亭亭(耸立的样子)净植(竖立),可远观而不可亵(亲近而不庄重)玩焉。予谓(认为)菊,花之隐逸者(隐居避世的人)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品德高尚的人)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少)有闻。莲之爱,同予

5、者何(什么)人?牡丹之爱,宜(应当)乎众矣。1、解释字词。(20分)2、“淤泥”和“清涟”两句是写莲花的生长环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体态;“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直”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写她风度气质。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的高贵气质,才会惹人喜爱,让人肃然起敬。本文作者是北宋的周敦颐(4分)3、你能说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吗?(2分)答:洁身自爱,庄重质朴,特立独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志洁行廉。4、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2分)答:用菊花和牡丹衬托莲花的高贵,用两种人生态度来衬托

6、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爱的美好品质。5、作者通过托物言志的写法,表明自己洁身自爱、不慕名利的人生追求。(3分)6、翻译划线的句子。(3分)我只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三、课外拓展。(20分)(先通读,了解大概,而后逐字逐句翻译)(一)齐人攫金(12分)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ù出售)金者之所因攫(jué抢夺)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选自《列子》)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清旦(早晨)2、衣冠而之(去、到)市3、适(到、去)鬻金者之所4、徒(只)见金2、选

7、出下列加点“之”字与其他用法不同的一项:(A)(2分)A、清旦衣冠而之市B、适鬻金者之所C、子攫人之金何D、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3、翻译下列句子(2分)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译:人都在那儿,你为什么要抢夺别人的金子呢?4、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2分)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5、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不要因为一时的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