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5)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5)

ID:41081649

大小:16.3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5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5)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5)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5)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5)_第4页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甘宁初中张毅教学目标:1、感知诗歌中的意象,了解诗歌中象征手法的运用。2、了解诗歌中蕴涵的人生哲理。教学重点:1、感知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中的象征意义。2、养成独立思考、慎重选择、坚持奋斗的人生态度。教学难点:理解“我”对“未选择的路”的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感。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可我们却只能走一条。那么,面对人生的岔路口,我们将如何做出选择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怎样启示。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学

2、生齐读诗歌,感知文本,教师适当点拨、指导。2、思考: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投影展示):讲述了“我”面对两条路时的选择和思考。教师小结:这首诗歌为我们讲述了“我”面对两条路时的选择和思考。诗中有两个重要意象——“路”和“我”。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解读它的含义。三、合作探究,解读诗意活动一——解读“路”投影展示:大声自由诵读诗歌,并思考以下问题:1、“未选择的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2、选择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3、你怎样理解选择了一条路就“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讨论答案。师

3、生交流,明确答案:1、诗中没有具体描写“未选择的路”的特征的词句,留给了我们极大的想象空间,从“极目望去”、“消失在丛林深处”可见应该是悠长的、平坦的,至少路上没有大的障碍物;相对于小路的“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它应该是宽阔的、热闹的,是让人走得舒坦、轻松愉快的路。2、从“芳草萋萋,十分幽寂”,可以想象选择的路杂草丛生、人迹罕至。也许草间蛇虫游走、充满危机,也许草丛下坑坑洼洼、暗藏陷阱。因为没有说其可以一眼望到头,所以它可能是逶迤曲折、艰险崎岖的,甚至会有山丘沟壑的阻断,是让人走起来会很辛苦的路。3、本诗表面写

4、自然之路,实际上是抒写人生之路。化抽象的“人生之路”为形象的“林中二道”,这里的“路”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投影展示: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自然之路走错了尚可掉头重走,人生之路却永远是单程旅行,时间不会倒流,走错了人生之路就无法“再回返”。因此“路”就成了许多文人笔下的宠儿,大家都借对路的选择

5、来表达某种微妙的情感。投影展示:古今中外,有很多写路的诗句和名言: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鲁迅: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这些诗句。教师小结:这些路,千奇百怪。但无论哪一条,对每一个人而言都很重要。因此“路”就成了许多文人描写的重要对象。除了“路”,诗中还有一个重要意象——“我”。活动二——解读“我”投影展示:细细品味诗句,说说诗歌展现的是一个的“我”?可从“

6、我”的性格品质和情感角度入手,并在材的适当位置做好批注。问题引导:1、路口的“我”在想些什么?2、“我”是如何选择的呢?3、启程的“我”对“未选择的路”的心态是什么?4、将来的“我”回首往事时,对“未选择的路”的情感是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答案。师生交流,明确答案:从“我再路口久久伫立”展现了一个在路口面对选择犹豫、纠结的“我”,或者面对选择认真思索、十分慎重的“我”;从“我选择了一条芳草萋萋、十分幽寂,少有人走的小路”展现了一个不随波逐流,不从众的“我”,或者充满好奇心,敢于挑战、探索未知世界的“

7、我”。从“启程后有着对未选择的念念不舍和对自己选择的怀疑心态”展现了一个矛盾的“我”。从“回首往事时,我将轻声叹息”展现了一个有些遗憾、惆怅的“我”,遗憾自己不能同时涉足两条路,不能同时拥有世界上所有的美景。教师小结:诗人所表达的那份对“未选择”的不舍、惆怅和遗憾总能引起我们每个人的情感共鸣。所以说诗歌中的“我”不仅仅指作者本人,他更具有普遍意义,指生活中面对选择时的每一个人。教师追问:请说说诗歌中的“我”与作者的关系。学生介绍作者,教师补充,投影展示: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

8、。11岁父亲去世,随母亲到英格定居。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当过纺织工人、教员、记者、经营过农场,办过私立学校,并开始写诗。他曾赢得4次普利策奖和许多其他的奖励及荣誉,被称之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只是在他的下半生才赢得大众对其诗歌作品的承认。在此后的年代中,他树立起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形象。明确:“我”身上有诗人自己的影子。相对于写诗,教员的生活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