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控车床编程教学方法

浅谈数控车床编程教学方法

ID:41037648

大小:6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4

浅谈数控车床编程教学方法_第1页
浅谈数控车床编程教学方法_第2页
浅谈数控车床编程教学方法_第3页
浅谈数控车床编程教学方法_第4页
浅谈数控车床编程教学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数控车床编程教学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数控车床编程教学方法摘要:在数控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把握教学过程,使学生“乐学”、“会学”、“学懂”、“学通”。关键词:数控编程教学模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社会体系、经济体系和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与变化,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机械加工技术及生产模式在许多场合下已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为满足现代机械加工的新要求,数控机床及其加工技术应运而生,国民经济对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数控编程》作为数控技术的主要专业技术

2、课,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但由于技校生源层次参差不齐,学生文化基础及综合素质较低,故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较短时间内让所有学生从对数控编程一无所知到有所了解,再到熟练运用,必须以“学生主体”为基点,既要按照教学原则安排课堂教学,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尽最大可能使学生“乐学”、“会学”然后达到“学懂”、“学通”的目的。一、结合已学专业知识,将“所学”与“要学”进行对比,找到新知识的切入点。在学习数控编程之前,学生已通过了制图、公差配合、7数学、车工工艺学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并进行了普通车工的实习和等级工考试。对零件图具有一定的解读与分析能力,同

3、时判断出零件图中各个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特别对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走刀架移动方向等都有着非常直接的感性认识。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知识,以旧知识为连接点,,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步步引入新知识,便可为新知识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如加工下图工件:普车加工工艺:&粗车右端面→粗车φ26外圆→粗车φ20外圆→精车右端面→精车φ26外圆→精车φ20外圆→粗车φ16外圆→精车φ16外圆→倒角数控车加工工艺:粗车右端面→粗车φ26外圆→粗车φ20外圆→精车右端面→倒角→精车φ20外圆→精车φ26外圆→粗车φ16外圆→精车φ16外圆通过对比分析数车与普车在工艺路线上的大同小异,结合

4、学生已有的对普车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觉得数控编程并不神秘,从而对数控学习变得更有自信心。二、寻求联系点,明确数控编程的核心7同一零件,数车与普车在工艺路线上大同小异,如何在数车加工中按其工艺路线执行,数控程序则起到主导性作用,数控程序的编制实际上是按照工艺路线加以执行,而数控程序的编制同时又是根据零件图形的轮廓予以确定,故而零件图形上坐标系的确定则是关键,从而引入到数控编程坐标系的讲解之中,打开数控编程的大锁,确定出各个节点的坐标。表明数控编程简单来说就是轮廓编程,只需找到各个节点坐标即可编写程序,消除学生对学习数控编程的畏难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把他们顺利引进数控编程的大门,继而由浅至深逐步深入。三、利用模块教学法,攻克编程中的重点任何技能的掌握都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要使学生正确理解并能熟练进行数控编程,无论是单一指令的讲解还是零件整体的编程讲解,只有使学生头脑中的程序编写由抽象变得形象、由杂乱无章变得发现规律,才能易于学生掌握。在教学中,利用了模块教学法来攻克编程教学中的这一重点。先以G01直线插补指令的讲解为例:在编程坐标系中,GO1书写格式为GO1XZF,式中X、Z分别为终点径向坐标和终点轴向坐标,F为进给速度。在讲解过程中,将其书写格式形象地比喻成数学公式,进而对公式中各代码赋予含义,并讲解公式的

6、适用范围,有关编程的基本知识点均可用我们已有的普车和数学知识来解决,同时通过工艺分析,突出数控加工特点,如下图G01X_Z(保持不变)F_;表示终点轴向坐标与起点轴向坐标相同,横向走刀(车台阶、车端面如图示)G01X(保持不变)Z_F_;表示终点径向坐标与起点径向坐标相同,径向走刀(车外圆、镗孔等如图示)7G01X_Z_F_;表示终点与起点的轴向、径向坐标均不同,纵向横向联动走刀(车圆锥如图示)通过图解,学生对GO1的书写格式一目了然,再通过几次对应的上机练习便能很快掌握。在讲解完各G代码和M代码,对简单零件能完成编程的情况下,及时总结程序中的共同点,启发引导学生找出

7、编程中的固定模式。学生明确了教师的要求,记熟了模块,可通过反复练习,形成相对固定的数控编程思维模式。一旦出现错误,便可针对错误有的放矢,用模块进行及时纠正,使得学生易记易改。四、以点带线,由浅入深,攻克编程中的难点教学要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自觉遵循该学科内在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知的循序渐进性。学生的认知是有规律可循的,它总是由浅入深、从易到难逐步深入的。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课堂的一切活动都不能脱离“主体”的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安排能力训练时,都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会学”真正成为现实,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