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5、6单元

必修3第5、6单元

ID:41011712

大小:5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3

必修3第5、6单元_第1页
必修3第5、6单元_第2页
必修3第5、6单元_第3页
必修3第5、6单元_第4页
资源描述:

《必修3第5、6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小高考课堂限时练必修三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1.鸦片战争时期,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该书在序言中阐述的主要思想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提倡民主与科学D.实业救国2.李鸿章自嘲“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及所用的“材料”分别是A.清朝封建制度西方先进科技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C.清朝封建制度民主共和制度D.清朝封建统治养兵练兵之法3.某班学生编导的一场历史剧涉及以下素材:主题——维新变法;地点

2、——北京;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经过——《定国是诏》、103天。请判断,剧中历史事件发生在A.1894年(农历甲午年)B.1898年(农历戊戌年)C.1901年(农历辛丑年)D.1911年(农历辛亥年)4.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是在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5.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指出:“……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

3、教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反映新文化运动高扬的两面旗帜是A.民主、科学B.人文、浪漫C.科学、理性D.民主、法制6.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两派都致力于A.实行三民主义B.实行君主立宪C.推动民主进程D.建立共和政体7.近代有篇文章回顾中西文化争论,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今日”是指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8.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

4、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有关的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9.“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幅对联中的“先行者”是A.洪秀全B.梁启超C.孙中山D.毛泽东10.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基本内容是A.“创立民国”B.“平均地权”C.“耕者有其田”D.“节制资本”11.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含义是①反对帝国主义②“耕者有其田”③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④“制定劳工法”A.①②B.②③

5、C.②④D.①③1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的结果,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其形成的标志是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提出B.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提出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提出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13.建国之后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是①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问题的论断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论断④对社会主义建设速度问题的分析4历史小高考课堂限时练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③④14.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

6、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15.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人类先进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的理论是①早期维新思想②三民主义③毛泽东思想④邓小平理论A.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④判断题16.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17.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18.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文学革命。19.新文化运

7、动冲击着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中国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20.魏源的《海国图志》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有启蒙作用。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历史小高考课堂限时练必修3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1.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A

8、.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 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D.民生问题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2.1925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