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练习】《谈作文》(语文长春九上)

【分层练习】《谈作文》(语文长春九上)

ID:40868471

大小:8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09

【分层练习】《谈作文》(语文长春九上)_第1页
【分层练习】《谈作文》(语文长春九上)_第2页
【分层练习】《谈作文》(语文长春九上)_第3页
【分层练习】《谈作文》(语文长春九上)_第4页
【分层练习】《谈作文》(语文长春九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层练习】《谈作文》(语文长春九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谈作文》分层练习育华学校付老师◆基础题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临帖()惭怍 ()不惮()迂腐()糟粕 ()妥帖()誊写()增删()2.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A莫泊桑把他十年成就的稿本付之一炬。B你这样起劲的谈作文,你自己的文章就做得“蹩脚”!C古今许多第一流的作家大半都经过刻苦的推敲踹摩的训练。D此时亦偶发宏愿去学习,终苦于辛劳力拙。3.解释下列词语。心劳力拙:嗤之以鼻:咬文嚼字:倚马千言:4.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文艺晚会上,学生们自编自演的节目绘声绘色,街舞、相声、小品等都赢得了阵阵掌声。B.在这个行业中,空想家们总是对别人的想法嗤之以鼻,创新的准备使微软具有

2、了破坏性的优势。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同学意外地在杭州西湖湖畔萍水相逢,别提有多高兴了。D.这是一个脏、乱、差的居住小区,楼道里贴的像牛皮癣一样的各类小广告琳琅满目。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以1994年创办的“焦点访谈”、“新闻纵横”为代表,广播电视的舆论监督不仅成为我国扩大民主的一个标志,而且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闻改革的一大突破。B.大力推广普通话数十年来已经取得很大成就,虽然还不到人人会讲的程度,但利用各种方言腔调的普通话来交流一般没有太大的障碍。C.“生存美学”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实践美学一枝独秀的格局,形成了多元并存、相互促进,为美学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创新奠定了雄厚的

3、基础。D.生活方式,是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展现,包含人的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闲暇生活、社会交往等内容。从生活方式上,大体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能力题●综合性学习我们在主题探究学习“桥”的综合性学习中,认识了许多有形的桥。但生活中还有一种无形的桥,它在人与人之间起着重要的沟通作用。学校准备在6月24日召开一次以“心灵的桥梁”为主题的家长、老师学生见面交流会。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请你以“沟通”为主题拟写一条与桥有关的宣传标语。2.请你给正和妈妈闹矛盾的小军发一条规劝短信。3.小明因病住院不能参会,请你代小明给王老师写一张请假条。●回顾课文,回答问题。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

4、文意的两项是(    )A.学美术,学运动,都必须从小开始学,成人之后再学,就必然事倍功半,只能“怏怏然废去”。 B.作者羡慕他人善于写作,并不是因为他的写作真的很“蹩脚”,而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 C.有人认为写文章主要靠天资,刻苦练习没有意义,作者认为天资固然重要,练习也必不可少。D.对莫泊桑这样的天才来说,费尽心力去写反而写不好,所以福楼拜让他烧掉写了十年的书稿。E.莎士比亚等人之所以能成为一流作家,主要不是因为他们善于模仿,而是由于他们善于创造。5.关于写作,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善于写作,可以看看他能不能轻而易举地写出别人早就想写,但又

5、写不出来的语句。B.写作有技巧,但说得出来的技巧都不是真正的技巧,真正的技巧是无法传达的,这就是所谓妙不可言。C.写作离不开模仿,中国文人和欧洲文人在这一点上完全相同,都是从模仿别人的作品开始学习写作的。D.封建社会科举考试主要考议论文,影响到古代的写作训练,人手就写议论文,容易犯空疏俗滥的毛病。6.请从如何成为一流作者、如何写出优秀作品两方面,概括小泉八云的例子所揭示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请根据文意,具体说说作者给初学作文的人指点了怎样的路径。 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升题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在“无纸时代”,读纸质书①现在,读纸质书的人少了,手机阅读者却在增加。对此,写书的人感受最深,因为书的发行数早已不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壮观。对于一位写作者沤心沥血的文字,人们已经无暇顾及,这将写作者推向前所未有的尴尬位置,高纯度的文本也日益变成写作者的“独语”。②书这个词,原本是指一本具体的书,就是《尚书》﹣﹣中国第一部历史文献集,后来意义变宽,指所有的著作。生活要人们去挣扎、奋斗,因此,一部手机,就是一个高浓缩的书房,在见缝插针的地铁里读一读手机上的文字,也不失为一种温暖的

7、抚慰。现在手机上的书算不算书,我不知道。假若让我决断,我认为手机上的书不叫书,只有纸质书才是书。我认同手机阅读的便捷,同时担忧手机阅读的轻浅化和碎片化。我相信载体的变迁,必定带来内容的变化。当年我们古老的文字在甲骨、青铜、竹简、布帛、纸页上不断转移,与之伴随的必定是语言和内容的变化。比如青铜器上的文字必然是精简的,所记内容也一定是国家大事,所谓“祀”与“戎”,也就是祭祀和战争。当文字转移到纸页上,化作诗词、书札、文章,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