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743399
大小:257.56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8-07
《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历史背景:一、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①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②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遭到破坏,新兴地主阶级开始夺权。③阶级关系:“士”阶层崛起,形成了一个专业的精神文化创造阶层。④思想: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造就了一大批有渊博知识的文士。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派人物主要思想影响儒家孔子仁、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学思想的创立者孟子仁政、性善说、义利观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被尊为“亚圣”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礼法并施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2、。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力”、“节用”和“节葬”代表了下层民众,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道家老子“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事物都有矛盾对立面且可以相互转化;“无为而治”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庄子“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发展了道家思想,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法家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1.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
3、政纲领,即是“仁政”。2.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从纵向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政”的区别:3.历史意义:⑴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构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⑵构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⑶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二、儒学的演变春秋:应运
4、而生战国:蔚然大宗,成为显学秦朝:遭焚书坑儒,备受打击西汉:初年:自我调整,逐渐复苏。汉武帝:儒术独尊——正统思想。魏晋时期:遭到佛、道教的冲击,出现危机唐宋时期:三教合一潮流弥漫宋明时期:理学兴起,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明清时期:反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思潮兴起新文化运动: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动摇时间人物背景主要思想影响汉代董仲舒政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经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思想:汉初奉行的黄老之学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儒家学说的自我调整“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⑴儒学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一大统的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⑵确立了儒家在中
5、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宋代朱熹等⑴魏晋时期以来儒学出现了危机,面临挑战;⑵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吸收了佛、道教思想儒学得到新的发展。“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提出“格物致知”的方法论。强调“存天理,灭人欲”。①消极: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②积极:注重气节、品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明代李贽等⑴政治:君主专制强化,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⑵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⑶思想:出现蔑视礼法,追求个性解放的新思想。李贽:否认权威;个性自由发展;男女平等;“万物皆生于两”。黄、顾、王:抨击
6、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建立哲学体系。①批判的继承,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②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近代陈独秀经济:民族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壮大。政治:侵略,复辟。思想:西学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复古尊孔逆流。“打倒孔家店”批判旧礼教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人民思想的解放。三、西学东渐派别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抵抗派(鸦战争前后)洋务派(19BC60-90年代)维新派(19世纪末)革命派(20世纪初)激进派(1915到20年代初)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早期维新派:郑观应、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孙中山陈独秀
7、李大钊胡适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政治:实行君主立宪经济:发展资本主义文化: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教育制度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宣传民主、科学思想,提倡新道德,新文化。影响启迪思想开阔眼界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起步。为维新变法奠定思想基础。为辛亥革命提供思想基础和政治纲领。动摇儒学统治地位、传播民主科学思想。近代不同派别的政治主张及历史影响四、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萌芽初步形成走向成熟丰富发展其他时间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土地革命时期(192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