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必修iii测试题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必修iii测试题

ID:5206319

大小:23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6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必修iii测试题_第1页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必修iii测试题_第2页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必修iii测试题_第3页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必修iii测试题_第4页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必修iii测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必修iii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2.孟子认为:“……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孟子的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①这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②他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③客观地反映了战争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3.中国古代某一思想家认为:“天下多忌讳,则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他所

2、属的学术流派是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4.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5.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以上史实说明了①儒家思想总体上符合欧洲资本主义的需要②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符合德意志国家统一的

3、需要 ③中国的考试制度有利于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等级制④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对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制有重要指导意义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6.国内某重点大学的校训取自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的“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该思想家应是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7.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他主要是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B.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C.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D.为了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8.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

4、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C、宗教信仰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9.《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10.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A.封建王朝的更替B.外族入侵带来国家危难C.统治者不施仁政,导致民不聊生,社会退步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使国家分裂11.顾炎武在《日知录》中,

5、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这表明他A.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B.提出经世致用思想C.宣传三纲五常等级秩序D.否定封建礼教传统12.17世纪三位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13.明清文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这主要是指A、古典小说蓬勃发展B、传统科技处于世界前列C、科学、文学、教育、艺术等在古代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D、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14.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和使哲学成为一种研究“人”的学问的哲学家分别是A.泰勒斯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苏格

6、拉底C.柏拉图苏格拉底D.泰勒斯亚里士多德15.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对此正确理解是A.以人的感觉与认识来评判事物客观存在与否的标准C.惟有人有资格和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B.提倡个人主义以及怀疑一切的思想D.呼唤人类关注社会、政治与法律,解决日常生活发生的问题16.(普罗塔哥拉(Pmtagoras)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Socrates)认为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的认识。下列选项中对两者认识正确的是A.两者不一样。普罗塔哥拉使人的主体性觉醒,是对自然哲学的反思;苏格拉底使人统一于向善的标准之下,是对人的哲学的反思。B.两者基本一致。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都认为

7、世界有着统一的本体——“善”,而它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中。C.两者不一样。普罗塔哥拉对神的作用进行了批判,使人与万物协调一致;苏格拉底对自然的作用进行了批判,认为人不是万物的尺度而是“善”的尺度,确立了人的尊严。D.两者基本一致。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都否定了世间万物有统一的标准,认为感觉与认知是最重要的,而感觉与认知又随个体的不同而不同。17.16世纪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过:“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