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文化创新的途径》(人教)

【教学设计】《文化创新的途径》(人教)

ID:40682205

大小:26.1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06

【教学设计】《文化创新的途径》(人教)_第1页
【教学设计】《文化创新的途径》(人教)_第2页
【教学设计】《文化创新的途径》(人教)_第3页
【教学设计】《文化创新的途径》(人教)_第4页
【教学设计】《文化创新的途径》(人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文化创新的途径》(人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化创新的途径》蚌埠二中陈晓妹◆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既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在之前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们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那么,怎样进行文化创新便是本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通过事例说明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重要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和“面向世界、博

2、采众长”;2.能够认识到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方向,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对花鼓灯经典作品进行探究,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2.思考蚌埠花鼓灯发展创新,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感悟到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树立善于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3、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2.文化创新的两个重要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教学难点】1.怎样看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创新;2.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课前准备◆PPT;《兰花赋》视频片段;《采访娄楼》视频。◆教学过程(一)感受体验,导入新课(PPT展示图片)四月的珠城大地,花团锦簇,生机盎然。美丽蚌埠——你问我答:蚌埠最有特色的小吃——烧饼夹里脊蚌埠方言中最有特色的语汇——我地孩来蚌埠最有特色的民间艺术——花鼓灯大家想不想现场看一段花鼓

4、灯表演?有请我校高一(7)班的陈莞馨同学。陈莞馨表演的同时,播放花鼓灯简介MV。MV中的文字部分为:花鼓灯艺术是淮河文化的代表,曾被周总理誉为“东方芭蕾”。蚌埠历史上曾出现“千班锣鼓百班灯,村村都有花鼓灯”的鼎盛局面,其历史有文字可查,可追溯到宋代。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花鼓灯包括舞蹈、灯歌、锣鼓及有情节的简单小戏。其中,花鼓灯舞蹈是汉民族舞蹈的杰出代表之一,为其主要构成部分,是主体,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在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濒临消亡的安徽花鼓灯作为

5、汉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名列其中。教师:花鼓灯角色分两大类,男性称作“鼓架子”,女性叫“兰花”。陈莞馨就是一朵美丽的“兰花”。(PPT展示表格)不一样的“兰花”旧中国新中国演员男扮女女演员鞋子穿“衬子”(PPT展示图片)不穿“衬子”动作动作小,丑,忸怩,缩头缩脑动作加大,肢体舒展,变美了注:衬子——旧中国的兰花演员为了娱乐观众,模仿小脚女人的“三寸金莲”,穿只能塞几个脚趾的“衬子”。从新中国和旧中国兰花的“不一样”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板书:文化创新的途径)(二)合作探究,感悟新知教师:陈

6、莞馨的花鼓灯是跟谁学的?陈莞馨:娄楼老师。教师:(PPT展示娄楼简介)娄老师今年68岁了,又瘦又高,身材气质俱佳,她是蚌埠花鼓灯冯派第四代传人,国家一级编导,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创作了一大批优秀花鼓灯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过程是非常艰辛的,如冰心在《繁星》中所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探究活动一:教师:前段时间,我和娄楼老师有过一次对话。我问娄老师,您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代表作,比如说上个世纪70年代的《月夜练兵》、80年代的《算

7、盘声声》以及2004年创作的《兰花赋》等,在创作中,您有怎样的思考?娄老师的回答,我把它整理成文字稿。请大家仔细阅读,自主探究,填写表格。娄楼不同时期代表作的比较作品名称创作时间作品内容作品中的“新事物”《月夜练兵》《算盘声声》1972年,文革时期革命精神高涨,我就想编一个反映女民兵精神面貌的作品。通过对女民兵日常生活的了解与提炼,创作了反映英姿飒爽的女民兵在月夜下练兵情景的群舞《月夜练兵》。为了突出女民兵的气质,我们把鼓架子(男性角色)的好多动作吸纳进来。同时,运用了很多冯派花鼓灯典型动作,例如

8、,“斜搭”,出现了一排女兵逐个出枪,整齐亮相的动作场景,深受观众欢迎。“斜搭”本身具有非常强的流动感,但为了体现女民兵们的干脆、帅气,我们改为“定位”动作。这个作品在省里推荐到北京,当时海政歌舞团还专门找我学这个作品。80年代的《算盘声声》也是这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小岗农民率先搞“大包干”,我到凤阳体验生活。正赶上秋收,粮食收购站人山人海,收购员正忙碌地打算盘……我们看了非常兴奋,就创作了《算盘声声》。这个作品从一男一女两个收购员算盘声声收粮忙的小场景入手,反映新时代农村发生翻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