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九种模式 鉴赏诗眼型

9 第九种模式 鉴赏诗眼型

ID:40678208

大小:4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06

9  第九种模式   鉴赏诗眼型_第1页
9  第九种模式   鉴赏诗眼型_第2页
9  第九种模式   鉴赏诗眼型_第3页
9  第九种模式   鉴赏诗眼型_第4页
9  第九种模式   鉴赏诗眼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9 第九种模式 鉴赏诗眼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九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诗眼)【提问方式】1、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或:“××”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或:词中“×”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提问变体】2、本诗(或诗中某句)的“诗眼”是什么?或: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或: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简要赏析。3、两首诗都有一“×”字,但在诗中的含义和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4、简析“×”字在诗中的作用。或:本诗是怎样以“×”(字词)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5、诗人的心绪集中

2、体现在“×”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解题思路】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定下全诗的感情基调,点明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答题模式】诗眼寓意+诗的主旨+诗眼对主旨的作用【答题示例】【例1】2002年全国卷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题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3、【导航】是否同意“关键”之说,这种题型也可以不同意,但难度大、不稳当,一般还是同意好。有寓意、双关义、特别义的词大都是特殊内涵意象,平时理解清楚并积累足够,解题时注意诗歌内容,理清寓意就不难,解题也就容易了。“折柳”是个特殊内涵意象,可以是动词,以折柳相送表惜别、思念、留念;但从“闻笛、玉笛暗飞声、曲中闻折柳”看,这里的“折柳”指“折柳曲”,指笛声。“折柳”曲是古曲子,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而全诗抒发的正是思乡之情,而且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折柳”当然就显得很关键了。【答案】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

4、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例2-1】2006江西,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三江小渡杨万里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注:将:行,流过。【题目】(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导航】这是一道诗眼与非诗眼的辨认题。要从诗中诸多重要字词里筛选出诗眼,但不用说出作用。答题关键是在理解全诗主要情感的基础上,分辨出“构成全诗的线索,定下全诗的感情基调,点明全诗的思想”的字。诗眼与非诗眼关键性的区别在于结构上是否“构成全诗的线索”

5、,内容上是否点明全诗要突出的思想。若没有,只是诗中一个次要的情感(比如情感变化的一个次要部分、拿来衬托主要情感的情感),则不是诗眼。详见下一小题答案。(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1)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2)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技巧题,修辞对比、比喻、象征。解析: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结合诗人的写作风格

6、能更方便地理解诗歌主旨。杨万里善于敏锐地发现与迅速地把握自然万物.细腻地描写出来,并善于在景物的描写中融入自己的领悟与体验,进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例2-2】3、2004福建,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题目】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导航】这也是一道诗眼与非诗眼的辨认题。有的诗眼并不在诗句中,而在诗题里;有的诗眼这不是明确抒情

7、的字词,而是某个能象征情感的象征性的字词,这一些字词的辨认、筛选都属于诗眼辨认、筛选题。【答案】“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解析:意境题、诗眼题。本题考查古诗词鉴赏。【例3】08湖南新课标卷1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龙标野宴王昌龄沅漠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诵,青山

8、明月不曾空。【题目】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导航】这也是一道诗眼与非诗眼(普通炼字)题,只是辨别的不是一首诗里的重要字词,而是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