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639678
大小:28.1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5
《基于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分析传统的课时教案,以教师的教为本位,不指向学生的学习表现,没有学生是否达到预期学习结果的检测,是一种基于教师经验和教科书的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案,应符合三个条件: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为此,课时教案的格式也应作相应的变革,其核心要素包括相关(内容/表现)标准陈述、教学目标、评价活动方案、教学活动方案。教育家对于教学环节的设计是这样理解的,“我去哪里”,即学习目标的制订;“我如何去那里”,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
2、学媒介的选择;“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即教学评价。这其实体验了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的核心思想:“教-学-评”一体化。一、传统教案:基于教师经验/教科书的教学设计我们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基于教师经验和教参书的提示形成的,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文字陈述式。设计要求如下:“教学方案不论详简,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课题;②教学目标;③教学重、难点;④课时;⑤教学用具;⑥教学过程;⑦作业或活动设计;⑧板书设计;⑨教学反思(教学活动结束后再写)。精品教案还要包括教材解读、设计理念和重要环节的设计意图。”第二种:表格表述式。提供的样式如表
3、1,这种格式还印制成备课本(装订/活页)。表1 某市规定的表格表述式教案格式课 题: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 学 过 程设计意图或教学反思教学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作业或活动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当将它们与书籍上、网络上、工作中满目皆是的课时教案结合起来审视时,我们也许可以见出,传统教案格式是如何束缚教师期待迈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的脚步。1.基于课文而非课程标准的设计。设“课时”项,是针对教材某篇课文的。这本也无可厚非,其思维的起点不就是“我要教学生学会这篇课文”?这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用教材教”以期待学生达到
4、课程标准“应知”“能做”显然是不符的。2.教学目标中行为主体的错位。教学目标,按照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理解,应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或学习目标,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然而,通常的三点论(知识和能力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机械地理解三维目标,不能明确地表达学习应达到的表现行为或结果,更别说“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唤醒学生阅读文本的内在情感”,这与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是严重不符的。3.教学过程的教师中心主导。在我国大陆,较为普遍的教学结构是:(1)组织上课;(2)检查复习;(3)讲授新教材;(4)巩固新教材;(5)布置课外作
5、业。尽管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讲解接受模式、自学辅导模式、问题教学模式、“探究—发现模式”、掌握学习模式、开放课堂模式等纷纷亮相,然而,从现实情况看,“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在我国学校教学中使用最为普遍”。体现于上面引用的表1中,“教师活动”置于“学生活动”前,教师主导思维赫然在目;课堂没有指向的学生学习行为/表现,“作业或活动设计”作为“巩固”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的手段而不是主体,成为课堂教学的副产品。以上是就格式说的,仅仅道出传统教案不符合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之一二。崔允漷教授在《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一文中,认
6、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有三个特征: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根据这三个特征,我们可以见出传统教案更多的问题,列举若干,如表2所示:表2 传统教案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传统教案的表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要求思维的起点是教科书教学目标源于教师经验/教科书教学目标的行为模糊,主体有时是教师无评价方案,以表扬和批评实施评价教学过程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虽有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但不太顾及,以单篇教学为主作业或活动设计作为“巩固”课堂学习的手段不强调标准、评价等的一致性思维的起点是课程标准教学目标
7、源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评估方案先于教学设计,关注学生是否得到预期的证据教学过程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是模块学程纲要、专题计划(单元教案)的具体落实任务/活动/作业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强调标准、教材、教学、学习、评价的一致性二、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案:基本框架上文所论,是就传统教案与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主要差异说的。问题的实质在哪呢?就在于我们教师是基于教师经验/教科书来实施课程(教学)的,而不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那么,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案该有怎样的面貌呢?我们以小学英语学科为例:1.确定恰当、实际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
8、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