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3 苏教版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3 苏教版

ID:40625927

大小: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5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3 苏教版_第1页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3 苏教版_第2页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3 苏教版_第3页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3 苏教版_第4页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3 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3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3苏教版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 2、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理解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文字的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借诗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其意境和作者表达的深刻哲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理解诗题1、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看一幅图,2、认识他吗,了解他吗?他就是大诗人陆游,联系本学期学过的《示儿》,谁能说说对她的了解?3、现在我们在来认识一个人,他就是陆游最小的儿子叫-----子聿,“聿”字你怎记住它呢?

2、4、现在我们在来看整图,想象陆游和她的小儿子在干什么呢?5、这幅图你看懂了吗?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题目你一定理解了,题目叫-----冬夜读书示子聿。板书,齐读。6、你能结合我们刚才看图的收获,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同时理解“示”的意思.7、揭示写作背景。  过渡:那么,陆游在寒冷的冬夜读书心有何感?想教育儿子什么呢?我们学习了古诗就知道了。 二、自学质疑(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经常采用的一般方法吗?  1、学生交流。  2、教师简单概括并出示,请生读一读。 【出示】一诵读(读通诗文

3、)二研读?(读懂诗意)三悟读?(读明诗理)  3、师:现在就请大家根据这些方法来自学古诗。 (1)、多读几遍,试着把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2)、看看自己对诗中的字、词、句是否能理解;(3)、想一想陆游在冬夜读书生发了哪些感想用来教育儿子?把自己知道的在书上写一写。(4)、老师等待与大家一起分享智慧与喜悦。  三、交流展示  (1)指名朗读。(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 (2)再读,要求富有感情地朗读。  (3)学生和教师针对同学的朗读做出适当的评价与指导。  (4)学生齐读古诗。  四、互动探究(研读古诗,悟读

4、明理。)过渡:同学们刚才练读很认真,不仅把古诗读通读顺了,还读得很有感情,真了不起。请同学们现在拿出学案,在小组内交流展示一、二两大题预习的成果,哪些你读懂了,你还有那些疑问?待会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 一、“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遗:即保留。“无遗力”,即无保留,竭尽全力之意。  由“无遗力”你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 这一行的意思就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2)交流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十载寒窗、闻鸡起舞、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囊萤映

5、雪……)  3)古人读书孜孜不倦,不遗余力,你知道这方面的成语故事吗?激励学生简单讲一讲成语背后的故事。    每一个成语故事都在告诉我们: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4)“古人学问无遗力”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想要做好学问是很艰难的,仅靠一时的孜孜不倦是远远不够的,陆游是怎么告诉他的儿子的?(少壮工夫老始成) 5)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始:才。这一句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6)你由“少壮”到“老”明白了在学习上除了孜孜不倦,还需要什么?(持之以恒) 只有这样才能有所

6、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7)教师小结:确实,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孜孜不倦地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经过长年的努力后才能有所成就。可见做好学问的艰难。 8)这是诗人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8)生齐读这两句。  过渡: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要从小下功夫,免得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陆游告诉他儿子做学问要把功夫特别要下在“哪里”?  二、出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请学生交流对

7、这句话的理解。 1)“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2)理解“纸上”、“浅”。3)绝知:指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  4)说说第三、四两行诗的意思。(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5)结合实例理解1、纸上谈兵同学们听过《纸上谈兵》这个故事吗?出示故事内容赵括为什么兵败如山倒?所以说,这个事例从反面告诉我们,读------看来,光有书本知识还不行,还要怎样?2、李时珍与《本草纲目》那么,在明代,我国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是怎么做的呢?出示:他为什么能写成《本草

8、纲目》,这个实例从正面告诉我们,读------6)师小结:从这两个实例可以看出,实践是多么的重要啊,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可谓——“实践出真知”啊!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   7)读了这一句,你产生了怎样的感叹?  生交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