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1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1

ID:40589918

大小:234.8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04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1_第1页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1_第2页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1_第3页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1_第4页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1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着重掌握财政支出的分类,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等理论知识,为以后各章学习打下基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财政支出的分类、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难点分析财政支出规模问题及增长趋势,(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相结合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一、按支出用途分类我国财政支出按用途分类,主要有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地质勘探费、工交商部门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费、国防费

2、、行政管理费、价格补贴支出等。二、按用费类别分类费用类别的“类”系指国家职能的分别,所以,按费用类别所做的分类,又可称按国家职能所做的分类。我国依据国家职能的分别,将财政支出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三、按经济性质分类在各种名目下安排的财政支出,虽然无一例外地表现为资金从政府手中流出,但是,不同的财政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却存在着差异。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可将全部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类。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3、,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这些支出具有一个共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资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国家的职能。此类支出为购买性支出,它所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转移性支出则与此不同,它们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这些支出的目的和用途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所得,在这里,不存在交换的问题。我们称

4、此类支出为转移性支出,它所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的规模就大些。联系财政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四、国际分类方法大体上可以归为两类:一是用于理论和经验分析的理论分类;另一类是用于编制国家预算的统计分类。从理论分类来看,根据分析的目的不同,可按政府职能、支出目的、组织单位

5、、支出利益等标准分类,例如,以财政支出的用途和去向为标准,财政支出可分为防务支出和民用支出两大类,前者包括国防、公安、司法等与防务有关的支出,后者包括除防务支出以外所有的其他各项支出。这种分类方法的目的在于分析一国财政支出的军事化程度或民用化程度。从统计分类来看,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类方法,有职能分类法和经济分类法。按职能分类,财政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保健支出、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住房和社区生活设施支出、其他社区和社会服务支出、经济服务支出以及无法归类的其他支出。按经济分类

6、,财政支出包括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和贷款。目前我国按费用类别分类法同职能分类法比较接近。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财政支出规模分析要回答社会公共需要量的满足程度衡量财政活动的规模,通常可以使用两个指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在大多数国家的大多数财政年度中,财政收入的量与财政支出的量都是不相等的,通常的情况是后者大于前者,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要高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如何理解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或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呢?关键在于对收入的定

7、义的理解。在各种名目下支用财政资金,都形成财政支出,对此一般不存在歧义。对财政收入则不然,有些国家把包括税收收入、国有企业收入、规费收入和罚没收入等,界定为财政的经常性收入或财政收入;有些国家则把财政收入的概念扩大;政府通过向本国非政府部门发行债券所取得的收入,也包括在内。迄1993年为止,我国使用的收入概念属上述的第二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使用的收入概念为上述的第一种。二、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各个国家有所不同,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这一比重也是不同的。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8、前后分析首先分析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发展变化。在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比较高的,这是由当时的经济体制决定的。一方面,实行“低工资、高就业”政策,在GDP的初次分配中,个人所占的比重较小,同时,许多个人生活必需品由国家低价乃至无偿供给;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利润乃至折旧基金几乎全部上缴国家,相应地,它们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投资,乃至更新改造投资都由国家拨付。简言之,在改革前的社会主义经济中,国家扮演了一个总企业家和总家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