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油脂霉菌的筛选研究

产油脂霉菌的筛选研究

ID:40585954

大小:459.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8-04

产油脂霉菌的筛选研究_第1页
产油脂霉菌的筛选研究_第2页
产油脂霉菌的筛选研究_第3页
产油脂霉菌的筛选研究_第4页
产油脂霉菌的筛选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油脂霉菌的筛选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毕业论文21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毕业论文目录摘要21前言31.1油脂的产生菌及微生物产油脂机理31.1.1油脂的产生菌31.1.2产油脂霉菌31.1.3微生物产油脂机理41.2微生物油脂的组成及功能41.2.1真菌油脂的组成41.2.2微生物油脂的应用51.3微生物油脂的研究进展61.4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72材料和方法82.1分离样品82.2主要试剂82.3仪器与设备82.4培养基配制92.5菌株筛选92.5.1采样92.5.2平板筛选92.5.3摇瓶初筛92.5.4摇瓶复筛102.6油脂粒染色1

2、02.7生物量测定102.8油脂提取102.9菌株的形态观察112.9.1菌落形态观察112.9.2菌体形态观察113结果与分析123.1产油脂霉菌的筛选研究流程123.2平板初筛结果123.3摇瓶初筛结果133.4摇瓶复筛研究结果143.5菌株的初步鉴定结果153.6分析164结论与展望184.1结论184.2展望18致谢19参考文献2021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毕业论文摘要本论文旨在筛选野生高产油脂霉菌,建立一种简便可行的产油脂真菌筛选方法。以苏丹混合液染色法观察油滴颗粒的大小及密集程度为指标,从10份土样中初步分离得

3、到26株产油脂丝状真菌;经摇瓶初筛,获得11株产油脂表型较好的菌株;摇瓶复筛,酸热法测粗油脂含量,获得1株产油脂含量达30.17%的菌株H1005-3,经菌株形态观察分析初步鉴定为曲霉属。结果表明,苏丹混合液染色法与酸热法的可批量进行性和简化性,使得产油脂真菌筛选过程变得简便可行。关键词:霉菌,油脂,筛选,苏丹混合染色法,酸热法。ABSTRACTThispaperaimstoselectahighbio-oilproductionwildmold,establishasimpleandpracticalmethodfors

4、creeningfungiproducingoil.26objectivestrainswereisolatedfrom20samplesbystainingthefatparticleofthecellswithmixedSudan.Then11goodphenotypestrainswereobtainedaftershakingflaskfermentation.Onehighbio-oilproductionstrainH1005-3wasselectedbystainingandacid-heatextracti

5、onafterfiltting,cellularoilcontentofwhichWasupto30.17%.ThestrainH1005-3wasidentifiedasAspergilluswithmorphologicalpropertiesanalysispreliminarily.TheresultsshowedthatcombinedmixedSudanstainingwithacid-heatextractionintheidentificationoffungiproducingoilisasimplean

6、dfeasibleselectionprocess.Keyword:mold,microbialoil,screening,mixedsudanstaining,acid-heatextraction.21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毕业论文1前言微生物油脂主要是指由霉菌、酵母菌、细菌以及藻类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利用碳源在菌体内合成并积累的油脂,以真菌微生物生产的油脂为真菌油脂。如果油脂积累量超过细胞总量的20%,即称为产油微生物(OleaginousMicroorganisms)[[]何东平,陈涛.微生物油脂学[M].北京:化

7、学工业出版社,2006,2:24]。和动植物油脂一样,真菌油脂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体质脂形式,主要作为细胞的结构组成部分而存在于细胞中,此类脂质在真菌中含量非常恒定;另一种以贮存脂形式存在,油脂以脂滴或油脂粒形式贮存于细胞质中[[]刘俊利.食用微生物油脂[M].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4,l:50-51],此类脂质在真菌中含量因菌种而异,即使同一菌株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不同的培养条件下也会发生较大的差异,一般认为此类脂质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作为能量储存物质,而多不饱和脂肪酸类与菌体的抗逆性(如低温)以及其他的一些特性有关。

8、1.1油脂的产生菌及微生物产油脂机理1.1.1油脂的产生菌已知细菌、酵母、霉菌、藻类中都有能产生油脂的菌株,产油脂霉菌和酵母产的油脂为16个碳原子和18个碳原子,与许多植物油脂相比,脂肪酸几乎都是不饱和的脂肪酸。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现高产油脂的斯达油脂酵母、粘红酵母属、曲霉属及毛霉属等微生物以来,已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