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495024
大小:1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3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机械效率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三节机械效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巴彦塔拉中学邢苍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3.会测定滑轮的机械效率,并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方法进行探究实验。4.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以及深入认识事物的能力。2.亲身经历测量滑轮机械效率的过程,通过参与探究影响机械效率因素的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并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3.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勇
2、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2.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性能的意识,认识提高机械效率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培养学生节约能源意识和环保意识。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结合具体机械说出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理解机械效率。3.探究滑轮的机械效率。难点:1.能结合具体机械说出什么是用功、额外功、总功。2.理解机械效率。3.会分析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3、出谋献策】我们家想把房间装修一下,需要把沙子运到三楼。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想的又快又好?【揭示课题】学习的效率可以从一方面反映学习的好坏,刚才大家想的办法中使用了很多机械,那要想反映机械性能的优劣就可以用机械效率。(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体现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物理知识。)学生搜集办法:把沙子装入桶中,人直接提桶上楼;用定滑轮把沙子拉到楼上;用动滑轮把沙子拉到楼上;用滑轮组把沙子拉到楼上……二、合作探究,建构知识(一)有用功w有额外功w额总功w总过渡:刚才大家想了那么办法,其中有些使用了机械。【提出问题
4、】不使用机械直接提升物体做的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时做的功相同吗?下面我们用实验模拟提升重物。【探究实验】——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1.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缓慢匀速地提升一定的高度,计算拉力所做的功。2.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个动滑轮将同样的钩码缓慢匀速地提升相同的高度,计算拉力所做的功。请各小组讨论一下需要测量哪些量,用什么测量工具,怎样测量?提问:这两次拉力所做的功一样吗?为什么?【结论】使用动滑轮不省功。【推论】使用任何机械不省功。(功的原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实验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问题导学、引领认知】请大家阅读课文,完成问
5、题导学内容。有用功(w有):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额外功(w额):没用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总功(w总):有用功与总功之和。W总=W有+W额(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1.在上面实验中,无论是否使用滑轮,钩码都被提升了,这部分功是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叫做有用功,用w有表示。2.若用滑轮组提升钩码,还不得不克服动滑轮本身所受的重力以及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多做一些功,这部分功是没有用但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用w额表示。3.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是总共做的功,叫做总功,用w总表示。三者关系:w总=w有+w额。学生思考回答。
6、(二)机械效率1.定义2.公式过渡:下面是大家想出的办法中的其中三种,哪种办法好呢?【算一算】分别算出下面三种方法中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不考虑摩擦和绳重) 【比一比】从功的角度分析比较哪种机械性能好呢?情境一:有用功相同,额外功不同情境二:额外功相同,有用功不同情境三:有用功不同,额外功不同【问题导学、自主学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用符号η表示。公式:η<1说明:机械效率反映反映了机械性能的优劣。(设计意图:利用三种情景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比较机械性能优劣的三种方案,从特殊过渡到一般,建立机械效率的概念,使机械效率的概
7、念的建立水到渠成,突破教学难点。)【典例剖析】起重机把质量为0.5t的重物匀速提升3m,而它的电动机所作的功是3.4×104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提问:解答物理计算题的有哪些基本要求?【想一想】机械效率44%表示什么意思?【练一练】1.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B.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C.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D.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高2.请计算出你们小组用动滑轮提升钩码时的机械效率。学生分组计算功。学生比较:有用功相同时,额外功越少越好。学生比较:额外功
8、相同时,有用功越多越好。学生交流比较方法:用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这个比值越大越好,方法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