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7高考山东文科数学卷真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绝密★启用前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山东卷精编版)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分卷I分卷I注释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注释)1、若函数 (e=2.71828,是自然对数的底数)在的定义域上单调递增,则称函数具有M性质,下列函数中具有M性质的是A.B.C.D.2、设集合 则A.B.C.D.3、已知i是虚数单位,若复数z满足,则=A.-
2、2iB.2iC.-2D.24、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则z=x+2y的最大值是A.-3B.-1C.1D.35、已知,则A.B.C.D.6、已知命题;命题若,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B.C.D.7、函数最小正周期为A.B.C.D.8、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5名工人某日的产量数据(单位:件).若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相等,且平均值也相等,则的值分别为A.3,5B.5,5C.3,7D.5,79、设,若,则A.2B.4C.6D.810、执行程序框图,当输入的x的值为4时,输出的y的值为2,则空白判断框中的条件可能为A.B.C.D.11、从
3、分别标有1,2,…,9的9张卡片中不放回地随机抽取2次,每次抽取1张.则抽到的2张卡片上的数奇偶性不同的概率是A.B.C.D. 12、执行两次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第一次输入的的值为,第二次输入的的值为,则第一次、第二次输出的的值分别为A.0,0B.1,1C.0,1D.1,013、在 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为锐角三角形,且满足sinB(1+2cosC)=2sinAcosC+cosAsinC,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A.a=2b B.b=2a C.A=2B D.B=2A14、为了研究某班学生的脚长(单位:厘米)和身高(单
4、位:厘米)的关系,从该班随机抽取10名学生,根据测量数据的散点图可以看出与之间有线性相关关系,设其回归直线方程为 .已知 .该班某学生的脚长为24,据此估计其身高为A.B.C.D.15、已知x,y满足 ,则z=x+2y的最大值是A.0B.2C.5D.616、已知命题p: ;命题q:若a>b,则a2>b2,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B.C.D.17、已知当 时,函数 的图象与 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正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B. C. D. 18、已知 ,i是虚数单位,若 ,则a=A.1或-1B. 或C. D. 19、设函数 的定义域,函数y=
5、ln(1-x)的定义域为,则A.(1,2)B.(1,2]C.(-2,1)D.[-2,1)20、若a>b>0,且ab=1,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B. C. D. 分卷II分卷II注释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注释)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的右支与焦点为F的抛物线交于A,B两点,若
6、AF
7、+
8、BF
9、=4
10、OF
11、,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_.22、已知向量a=(2,6),b=,若a∥b,则 ____________.23、若直线 过点,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24、由一个长方体和两个 圆柱构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
12、如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25、已知 的展开式中含有 项的系数是54,则n=_____________.26、已知 是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若 与夹角为,则实数的值是______.27、由一个长方体和两个 圆柱构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双曲线的右支与焦点为 的抛物线 交于两点,若,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_.29、若函数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在的定义域上单调递增,则称函数具有M性质,下列函数中所有具有M性质的函数的序号为① ② ③ ④30、已知f(
13、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f(x+4)=f(x-2).若当时,,则f(919)=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解答题(注释)31、已知{an}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I)求数列{an}通项公式;(II){bn}为各项非零的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Sn,已知,求数列的前n项和.32、由四棱柱ABCD-A1B1C1D1截去三棱锥C1-B1CD1后得到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O为AC与BD的交点,E为AD的中点,A1E平面ABCD(1)证明:∥平面B1CD1;(2)设M是OD的中点,证明:平面A1EM平面B1CD1.33
14、、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b=3,,S△ABC=3,求A和a.34、某旅游爱好者计划从3个亚洲国家A1,A2,A3和3个欧洲国家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