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γ-吡喃酮衍生物的合成

苯并-γ-吡喃酮衍生物的合成

ID:40450303

大小:1.65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8-02

苯并-γ-吡喃酮衍生物的合成_第1页
苯并-γ-吡喃酮衍生物的合成_第2页
苯并-γ-吡喃酮衍生物的合成_第3页
苯并-γ-吡喃酮衍生物的合成_第4页
苯并-γ-吡喃酮衍生物的合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苯并-γ-吡喃酮衍生物的合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文题目:二苯并-γ-吡喃酮衍生物的合成班级:XXXXXXXX学生:XXX学号:XX指导教师:XXX日期:201X年6月15日1背景及意义简介二苯并-γ-吡喃酮(Xanthone)又叫呫吨酮、呫酮、(口山)酮、氧蒽酮、氧杂蒽酮、二苯并哌哢。其结构式如下:其衍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通常称作呫吨酮类化合物。二苯并-γ-吡喃酮母体呫吨酮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止痛活性抗真菌活性抗病毒活性抗癌活性利尿活性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和药用价值,应用前景广阔2呫吨酮类化合物的来源从植物中提取藤黄科龙胆科远志科250多个呫吨酮类化合物桑科百合科缺点:产量低,种类有限人工合成

2、两步法一步法(缺点:催化剂PPA、二苯醚昂贵,高温加热能耗大,副反应多)(1)首先生成羰基法(缺点:产率低)(2)Ullmann(乌尔曼)法(3)重排反应(缺点:反应条件要求苛刻,产率低)3原理Ullmann(乌尔曼)法Ullmann法分两步进行,每步目标明确,以铜及其化合物作催化剂。原料醚键弗克(F-C)闭环4实验实验思路1.探索实验用邻氯苯甲酸和苯酚反应合成呫吨酮母体,确定最佳条件2.拓展实验用间苯三酚代替苯酚,与邻氯苯甲酸进行反应,合成衍生物4实验探索实验与条件优化(1)中间产物合成溶剂(参考王纪元,过量苯酚蒸馏回收)原料(6:1)TLC19

3、0℃活性炭脱色抽滤调PH抽滤沉淀实验室无水蒸气蒸馏设备,省略此步操作步骤如下:4实验无水蒸汽蒸馏过量苯酚深红色柱层析大量洗脱剂4实验自制简易水蒸汽蒸馏原料(6:1)TLC190℃抽滤调PH抽滤沉淀操作步骤如下:蒸馏脱色4实验反应温度高水蒸气蒸馏能耗大操作繁琐自制简易水蒸汽蒸馏缺点4实验正丁醇作溶剂(参考覃江克正戊醇)原料(1:1)130℃抽滤调PH抽滤沉淀操作步骤如下:TLC分液冷却表4.1溶剂对产率的影响溶剂邻氯苯甲酸苯酚无水碳酸钾氧化铜水蒸气蒸馏产率苯酚(4.7g)1.56g0.94g2.10g0.08g否61.77%苯酚(4.7g)1.56g

4、0.94g2.10g0.08g是74.18%正丁醇(10mL)1.56g0.94g2.10g0.08g否71.13%DMF(10mL)1.56g0.94g2.10g0.08g否22.46%结论:选择正丁醇作溶剂4实验表4.2催化剂对产率的影响催化剂邻氯苯甲酸苯酚无水K2CO3正丁醇产率CuO(0.08g)1.56g0.94g2.10g10mL71.13%Cu2O(0.14g)1.56g0.94g2.10g10mL64.58%CuI(0.17g)1.56g0.94g2.10g10mL47.32%表4.3碱对产率的影响碱邻氯苯甲酸苯酚CuO正丁醇产率K

5、2CO3(2.1g)1.56g0.94g0.08g10mL71.13%NaOH(0.6g)1.56g0.94g0.08g10mL68.45%表4.4温度对中间体的影响温度邻氯苯甲酸苯酚无K2CO3正丁醇CuO时间产率110℃1.56g0.94g2.10g10mL0.08g3.3h66.85%130℃1.56g0.94g2.10g10mL0.08g2.5h71.13%150℃1.56g0.94g2.10g10mL0.08g1.8h52.76%对催化剂、碱、温度的考察4实验温度2-苯氧基苯甲酸三氯氧磷回流量时间产率90°C1.07g3.84g12(滴/

6、分钟)80min73.46%105°C1.07g3.84g35(滴/分钟)55min80.32%120°C1.07g3.84g42(滴/分钟)50min78.56%表4.5温度对目标产物的影响(2)目标产物合成中间产物90℃冰水干燥无水硫酸钠操作步骤如下:TLC分液乙酸乙酯萃取旋蒸结晶4实验拓展实验产率78.07%产率66.80%2-(3,5-二羟基-苯氧基)苯甲酸4实验表征上海有机所波普cm-1基团波普cm-1基团3489-OH1470,1349芳环骨架振动3082芳环C-H收缩振动1225,1145芳醚C-O-C收缩振动1667,1624C=O

7、(苯环共轭,低波偏移)758邻位二取代芳环4实验5实验结论溶剂催化剂碱中间体合成温度目标产物合成温度两步反应的产率都在70%以上,是一条经济合理高效的反应路线。探索实验结论拓展实验结论成功合成了呫吨酮的多羟基衍生物1,3-二羟基呫吨酮,两步反应产率分别为66.80%和78.07%,证明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对呫吨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有重要意义。130℃CuO105℃K2CO3正丁醇致谢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